发布时间:2017-06-17 14:17:41
5月11-1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cra)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在郑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风湿病专家汇聚中原,共襄盛会。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风湿病学大咖”们也在大会特设的“安心直播间”中,与现场媒体们探讨中国风湿病学科未来的发展思路。
曾小峰教授:
深耕风湿大数据学科腾飞正当时
大数据是未来整个生物产业的全新方向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平台是今后工作重要的支撑平台。大数据平台通可以通过队列数据、临床数据、组学数据、结构生物学数据及药物分子信息的海量数据处理,实现新靶点、新结构、新药物、新方向的研究,而临床专家在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将起到最核心的作用。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石油为王的时代,21世纪就是数据为王的时代,21世纪数据的价值有可能等同于20世纪的石油。
中国独特而丰富的人群资源,完全有能力成为证据输出国。谁拥有生物样本资源,谁就掌握医学科技主动权,谁就能占据医学竞争制高点。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课题上,我们建立了cstar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协作组,进而组建了crdc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以此为基础的中国风湿病信息共享平台(crip),目前在全国拥有59个生物样本库,850家注册中心,注册医生总数达到2390人,注册患者总数达到了50569人,样本总数34741个。以cstar大数据为基础发表的《cstar i-vii》系列文章得到了国际认可,并于近期在世界上唯一的狼疮专病杂志《lupus》上发表了4篇高质量文章,同时cstar数据将成为我国sle指南制定的依据。近年来我们不仅通过cstar数据平台申请到863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课题,还通过crdc平台申请到了“十三五精准医学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中国常见风湿免疫疾病临床队列及预后研究”课题。目前,cstar及crdc已经成为中国风湿免疫疾病研究的一个重要大数据平台。
credit“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项目将为指南的制定及政策的出台提供更准确的询证依据
我们知道医学数据库包括临床资料库、生物标本库,以及资料完整有序的分类存储。其中生物标本库可以为深入研究医学前沿提供重要支持,而临床资料库可以为文章发表、指南制定、卫生政策出台提供理论依据。credit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千家医院,万名医生,百万患者”的参与,系统的收集中国风湿免疫疾病治疗的大数据,最终建立中国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资料库。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中国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现状,最终为文章的发表、指南的制定以及卫生政策的出台提供更准确的循证医学证据。
我国风湿免疫学科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燎原之势,未来风湿免疫领域还看中国风采!
此次是“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会议的学术内容非常全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了促进中国风湿病学发展普及的平台。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年会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热点话题一次比一次多!参与的热情一次比一次高!这预示着我们风湿免疫专业兴旺发达,相信在未来我们的年会一定会越办越好!
中国风湿免疫学科近几年来,不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人员梯队建设都处于爆发期,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要抓住机遇,迅速提高、发展风湿免疫专业,与世界接轨。紧紧围绕“一市一科一中心”学科发展战略,结合“学术、求精、创新、发展”八字方针,相信我国的风湿免疫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未来风湿免疫领域还看中国风采!
国产替代的浪潮中,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升级与创新。集采常态化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而海外潜在市场需求大,出海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以积极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拓展海外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以期实现持续发展。2022年,全球抗疫进入第三年,随着疫情形势的调整,全球进
2017年9月1日上午9点,第十一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在杭州G20峰会主会场隆重开幕。在激昂的国歌声之后,大会首先播放了钱江会的宣传片。钱江大潮、寒山钟声、西湖十景等构成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一张张历史图片在荧屏上陆续呈现,向观众展示着钱江会10年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在杭州G20峰会“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主题的指引下,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又掀开了新的篇章。
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将于2023年8月11日-13日在北京举办第29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
巨头云集,“华山论剑”,结直肠外科业内最具旗舰型的高端盛会之一“第13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