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0 18:52:29
心脏健康是生命健康的“原动力”,此次中国心脏重症大会上,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发表了意义深刻的主题报告,为心脏重症事业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新思路、新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我们有了大数据为支撑的医疗健康网络支持,可以把这技术的标准化转移到基层。很多病人实际上在基层不要再往上跑了,大医院通过医改之后门诊量下降是重要的趋势,这是在慢慢回归其本性,八九成常见多发病的病人将固定在县级医疗机构以下。
先要整合国家资源形成专项技术的技术服务队,到基层去促进专科诊疗流程建设,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还有标化诊疗流程,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和农村基层的对接精准帮扶就能成为可能。
阜外医院术后恢复中心主任张海涛说,病人在出院以后在家的这段时间,仍然需要吃药,这一过程主要靠患者自身对疾病进行管理,而中国在慢病的管理上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不小差距。拿高血压来说,它在美国的发病率是80%多,治疗率在七成左右,治疗达标率是50%多,而在我国高血压发现率大概是50%,治疗率只有四成,治疗达标率更少,只有13%!
慢病管理得不好,高血压就会发展成心脏病、脑溢血、心梗以及各种地方血管的硬化,由此带来的危害很大,可在平常我们又很难看到。结果发现时已经是心衰、脑梗、动脉栓塞了……所以,慢病管理这种事倍功半的事情一定要做好,是我们目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需要依靠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工具来改善慢病管理状况,提高管理成效。
李轶江:心脏内外科“联手”给患者更好预后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学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李轶江说,学术融合作为心脏内外科共同治疗提供方案和支撑,是大家共同期待的。内科倾向于药物治疗维持病人的生命,很多时候患者来到外科已经过了手术机会。希望有更多的治疗单位建立起内外科联合的治疗小组,从一开始就共同拟定治疗方案,把更早、更好的治疗时机真正给到患者,让他们有更好的预后。
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说,在icu,更多的还是要关注病人脏器功能的水平,希望在重症治疗传统的基础上能够关注到病人的脏器功能,让受到损伤的脏器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这也是在个性化重症治疗与传统重症治疗不太一样的地方——让患者感到安全、舒适,是对包括心脏在内的所有脏器的关注与协同治疗。
随着新兴科技高速发展以及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医疗健康行业及数字化医疗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医药改革持续深入、数字化和数字医疗支持政策相继出台的大背景下,企业积极寻求创新势在必行,数字化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同时,中国政府也不断出台利好政策,支持数字化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此背景
中国杭州,2023年11月24日——日前,武田中国协办在杭州举办的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下文简称“数贸会”)的重要对接活动之一——2023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大会。会上,武田中国携手合作伙伴发布《数字医疗实践与经验洞察报告》,深入剖析了数字医疗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标准和范本。同时,作为
9月26日,由贵州利美康外科医院独家承办的首届中国男科微创手术西南地区高峰论坛将在黔召开。本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