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6 14:13:08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即将来临,很多子女开始为父亲节礼物动起脑筋。来自安徽的小唐心里却早已有了主意,她为父亲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6月14日上午,在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医生的帮助和协调下,小唐穿上十几公斤重的铅服、带上口罩和帽子,陪同身患房颤的父亲一起走进手术室,亲眼看着医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亲身陪着父亲一起共战病魔,迎接“心”生!而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小唐对医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医生也身负重担,医患双方需要互相理解,换位思考。
父亲突发气喘,小唐焦急不已
小唐一家来自安徽阜阳,父亲因胸闷、气喘、心慌入住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小唐介绍,两年前父亲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开始出现胸闷、气喘症状,后到当地医院检查,被疑是患冠心病,医院开了一些药物让小唐父亲暂时带回家服用,一段时间后,小唐父亲胸闷、气喘症状得到缓解。
可就在今年6月份,父亲又开始突发气喘,而且越来越严重,小唐开始着急起来,连忙四处打听上海这边的治疗医院。经朋友介绍,他们来到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由于确诊冠心病需行冠脉造影检查,小唐又不禁开始担心:父亲身子骨弱,能不能承受造影检查?检查有没有什么风险?伤害大不大?一堆的疑问在小唐心里盘旋……尽管医生告诉她,冠脉造影术已经运用十分成熟,而且病人的各项身体状况也都合格,但小唐始终放心不下,怎么办?
医院决定让小唐陪父亲一起进手术室
眼看着小唐父亲的病拖不得,而小唐又不能百分百放下心来,心内科陈维主任着急不已。经过各方思量,陈维主任作出一个决定:让小唐陪父亲一起进手术室!虽然医院有明确规定家属不能进手术室,但如果能让小唐在手术室外头隔着窗玻璃观看医生的每一步操作,也许这样小唐的担心就会少点。
说时迟,那时快,小唐开始做进入dsa导管室前的准备,她跟着医生依次把衣服、鞋子、帽子等换上,在穿过几个房间后,小唐看到了做冠脉造影的手术室,而此时父亲正躺在检查台上,医生示意小唐把一旁的铅服穿上,小唐随手一拿,咯噔一下,她没料到衣服会如此地沉?而此时,一旁的陈维主任已经迅速换好铅服走进了手术室……
穿着十几公斤重的衣服工作,医生们不容易!
穿上笨重的铅服,小唐开始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行动也有些不便,然而,看看手术室里的医生护士们,他们正有条不紊地为父亲做着检查,动作娴熟利落,丝毫看不出身上穿着十几公斤重的衣服……后来经过了解小唐才知道,手术室医生穿着铅服站十几个小时那都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忙起来,他们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中午吃饭也是三五分钟草草了事,而一天工作下来,全身湿透那也再正常不过了。
在看到医生工作原来如此辛苦时,小唐的心情开始变得有些复杂,她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有些多余了……“以前陪家人看病,病人和家属之间永远隔着一扇厚厚的大门,我们不知道里面的情况怎么样,所以着急,现在医院让我陪着一起进来,我看到了医生的辛苦与尽责,把父亲交给他们我放心了,而这个父亲节能陪父亲一起重获健康,我觉得是给他最好的礼物了,谢谢!”小唐一脸真诚地说道。
大约半小时后,检查顺利完成。根据检查结果显示,小唐父亲血管没有问题,已经排除患冠心病可能,而之前的胸闷、气喘等症状是由房颤所引起,接下来只要针对房颤进行相关治疗,问题不是很大,说完冲着小唐微笑一下,又继续穿着笨重的衣服投入到下一个检查中……
自2011年上海市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经历了由“1.0版”向“2.0版”的转变,形成了“1+1+1”的特有模式。回顾2018年,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继续秉持“稳步签约,做实服务,提高感受,守护健康”的准则,在全市范围内得到了持续推进,实现了“签约更方便、服务更便捷、功能更延伸、机制更健全、支撑更有力”五大方面。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是国内顶尖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心,拥有国内最权威的专家团队,胸腔镜、小切口、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就免不了吃药或者去医院,而医院里跟我们接触最多的莫过于医生和护士了。好的医生和护士会给我们带来正能量,而态度恶劣的医护人员则会让我们对医院失望。生了病,对症下药很重要,可医务人员的细心关怀及认真负责也很重要。下面就给大家讲几个关于医生和护士的故事吧。
21岁小伙感觉右腿不适,去医院检查的结果吓了他一跳,5年前腿部做手术的地方,竟然还有一块3厘米左右的玻璃碴没取出来。 远安县21岁小伙常宜健最近感觉右腿不适,去医院检查的结果吓了他一跳,5年前腿部做手术的地方,竟然还有一块3厘米左右的玻璃碴没取出来。他只得进行二次手术取出玻璃碴,但直到昨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