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蛔虫病啊 蛔虫病的危害与治疗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6-06 08:49:11

一、什么是蛔虫病啊

  蛔虫寄生于小肠内,乳白色,形似蚯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因食用被蛔虫卵污染的饮水、食物而经口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荨麻疹、上腹部及脐周反复发作性疼痛,有时腹泻,睡眠时磨牙。巩膜血管末端可见蓝色小点,面部有斑片状色素变浅等,如蛔虫误人胆道则可致胆道蛔虫症。本病的治疗主要为服用驱虫药。蛔虫病的预防主要为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本病属于中医虫证中的蛔虫病。是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食物而引起。蛔虫喜温,性动好窜,善于钻孔,在腹中乱窜易变生他证,如蛔厥、肠痈、呕吐、吐蛔等。本病临床表现常见为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则吐虫、便虫、腹中虫瘕。严重者表现为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等。治宜安蛔驱蛔,健运脾胃。若蛔虫钻入胆道,致肝气郁闭,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虫厥,症见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胁部剧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剧时弯腰屈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并常有蛔虫吐出。痛休则如常人。腹部切诊时,腹皮柔软,脘腹及右胁部有压痛。治宜安蛔定痛,驱除蛔虫。

二、蛔虫病的危害与治疗方法是什么

  蛔虫病危害

  蛔虫卵一旦进入人体,在它发育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首先幼虫在人体旅行的过程中,如果误入歧途就可以造成各种异位损害,如转移到眼球可引起失明,移行到肝脏可引起肝肿大,误入到脑、肾甲状腺等处可引起脑膜炎、癫痫、尿不正常或相应脏器的炎症。如果短期内吃下大量有传染性的虫卵,当它们蜕皮成为幼虫时,到达肺部可引起蛔虫性嗜酸性肺炎。

  成虫定居在肠道内,由于虫体本身对肠道的机械刺激以及它所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可以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如腹痛、食欲不好、腹泻等。一旦发热或发生呕吐时可以呕出蛔虫。蛔虫亦可从鼻孔或肛门爬出来或随大便一起排出。蛔虫感染严重时,可以使儿童发生营养不良、智力迟钝和发育落后,有时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失眠、磨牙,甚至惊厥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时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如顽固的荨麻疹等)。

  蛔虫病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枸橼酸哌嗪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如同时存在别的肠道蠕虫,则应先驱蛔虫以防成虫异位移行。为缓解梗阻并发症,必要时可作手术或内镜处理。

  预防蛔虫病,就应该积极的采取各种措施。应该管理好水源,不要让水源受到污染。同时也应该预防感染,加强卫生知识的普及,每一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卫生,注意自己的饮食。在吃饭之前以及便后要洗手。凡是不干净的食物一律不能吃。

三、怎样防止宝宝得蛔虫病

  给宝宝驱虫的原则

  宝宝得蛔虫病的几率很大。在儿科门诊,经常会有被父母认为有肠虫症而带到医院要求医生给予驱虫治疗的患儿,父母“诊断”肠虫症的依据常常是孩子出现了消瘦、挑食、腹痛、脸上有白斑及夜间磨牙等症状,甚至对于一、两岁的婴幼儿,也有父母自行给予口服驱虫药治疗的。

  消瘦腹痛原因应查清

  要知道,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瘦、挑食及腹痛的原因很多,“虫斑”是缺乏B族维生素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医学上称为单纯糠疹。夜间磨牙,固然蛔虫分泌的毒素可诱发其发作,但精神紧张、缺钙、牙病等也可引起,因缺乏特殊性,故不可靠。

  大便化验最可靠

  那么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应该先到医院化验大便(大人带孩子大便去即可),确认是否有虫,然后再决定是否服用驱虫药。儿童不宜常用驱虫药,盲目服用驱虫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特别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应该慎用驱虫药。

  药物对2岁下幼儿有害

  你知道吗?大多数驱虫药服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2岁以下儿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卫生,切断接触虫卵的来源。

  2岁以下幼儿不用服药

  蛔虫病的传播途径有限。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以下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年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相当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长大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大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

四、治疗蛔虫病的偏方是什么

  1.虫棲肠道。

  主证:轻者无症状,或绕脐疼痛,时作时止,腹痛时可有条索状物,时聚时散,胃纳差或有异食痹,夜睡不安或磨牙。重者面黄肌瘦,甚则爱挖鼻孔,咬唇角,嗜食土、菜叶、生米、火炭等。面部有淡色虫斑,巩膜有灰蓝点,下唇内可出现颗粒样透明小白点,舌尖红,有刺点或舌尖红赤,苔黄腻或花剥,脉弦滑。部分患儿有成虫排出,偶见呕虫或大便镜检有蛔虫卵。

  治法:驱虫导滞。

  方药:驱蛔连梅汤。

  使君子12 克,榧实10 克,雷丸10 克,青皮5 克,槟榔8 克,花椒3克,乌梅10 克,枳壳8 克,苦楝皮15 克,川连3 克。

  方解:川连、乌梅、花椒、苦酸辛并用以制蛔;使君子、榧实、雷丸、苦楝皮杀虫;槟榔、枳壳、青皮导滞以下虫。

  加减法:大便坚实者可加大黄、元明粉。

  2.蛔厥(胆道蛔虫)。

  主证:此为蛔虫窜入胃或胆,突然右上腹或剑突下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弯腰曲背,或辗转不安。剧痛时捧腹踡卧或哭叫打滚。恶心呕吐,肢冷汗出,或吐出蛔虫。腹痛阵作阵止,重者可持续腹痛。畏寒发热,如因湿热蕴伏,胆汁外溢可见黄疽。

  治法:安蛔定痛,继以驱虫。

  方药:乌梅丸。

  乌梅10 克,细辛3 克,川椒3 克,川连3 克,黄柏6 克,当归5 克,桂枝3 克,附子5 克,使君子12 克,干姜3 克。方解:本方取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之意。乌梅、川椒、细辛、川连、黄柏是酸、辛、苦并用,以乌梅为主药。干姜、桂枝、附子温脏去寒,以助川椒、细辛以伏蛔。使气机通达,调整胃肠,故又能止痛止呕。

  加减法:痛甚加元胡10 克。积实10 克;便结加大黄6 克。

  3.胆道蛔虫继发感染出现黄疽时,可用清热利胆驱蛔法。以小柴胡汤合驱蛔汤。茵陈12 克,白芍10 克,使君子12 克,柴胡6 克,法夏8 克,黄芩8克,元胡8 克,苦楝皮12 克,银花10 克,槟榔8 克。

  温馨提醒:蛔虫病除了可以进行偏方的治疗。而且其他治法也是很关键的了。一旦病人在剧痛无比的时候的话,那么其实可以口服陈米醋的了。但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的了。正确的做法,其实是每次吃20~30m1,隔1 小时1 次。

投诉
大家都在看
胆管结石从总管排出吗   胆管结石须知
胆管结石从总管排出吗 胆管结石须知

  胆管结石是临床胆石症的一种,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位于胆总管下端的结石称为肝外胆管结石;而分布于肝叶内胆管的结石称为肝内胆管结石。此外,将胆管内形成的结石统称为原发性胆管结石,而胆囊结石因为各种原因排至胆总管者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可呈胀痛或是绞痛,部分患者伴有发热。肝管梗阻时,可出的黄疸。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

胆管癌肝转移是什么病 如何治疗胆管癌肝转移
胆管癌肝转移是什么病 如何治疗胆管癌肝转移

胆管癌转移至肝部和肺部或者全身这样可以采取物理办法来治疗就可以,并且这个转移是无法完全康复的,只能药物控制,属于癌症晚期症状,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这个时候治疗的意义已经不大,目前主要以减轻患者痛苦为目标。所以想要预防胆管癌转移根本在于怎么预防胆管癌。接下来一一介绍。

丁肝能治好吗     丁肝有哪些饮食禁忌
丁肝能治好吗 丁肝有哪些饮食禁忌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呈全世界性分布,尤其意大利南部呈高度地方性流行,发展中国家HBsAg携带率较高,有引起HDV感染的基础。那么丁肝能治好吗?请看下文。

胆囊结石是什么病 胆囊结石有什么表现
胆囊结石是什么病 胆囊结石有什么表现

胆囊结石是一个比较麻烦的疾病,这种疾病若是出现在我们身上,那生活工作无疑便是有了莫大的负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看看胆囊结石有哪些临床表现,了解一下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