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康复训练教程 脑出血的有效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06-27 07:09:22

一、脑出血有哪些有效康复训练方法

  床上练习: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练习,上下肢活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练习。

  步行练习: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预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练习中应夸大,必须留意改善步态练习。

  站立和站立平衡练习:先作站立预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练习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练习),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脑出血后遗症治疗站立平衡练习,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坐起和坐位平衡练习: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练习,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二、脑出血前兆有哪些

  脑出血常见的前兆症状

  1.全身突然麻木或乏力,四肢活动不灵活,较为严重的会出现轻微中风的现象,比如嘴歪、流口水、走路不平稳或一瘸一拐的。

  2.与他人交谈时突然说不出话或吐字含糊不清,甚至有时“口不对心”,就是说出的话与自己想说的话不一致,大脑语言区出现障碍。

  3.突然眼前一黑或视力模糊,休息一会就能自行恢复,当如果长期如此,而且是脑出血引起的眼部问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4.突然感到眩晕甚至晕倒,可偶尔短暂出现一次,也可能是反复出现或加重。

  4个动作预示脑出血

  1.面部皱纹变轻了。脑出血的病变主要发生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所以会对人体肌肉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是面部控制力下降,促使皱纹变轻。

  2.吹不成口哨。脑出血较为严重时,会出现嘴歪或面瘫的症状,这时吹口哨会出现漏风现象,无法发音。

  3.双手平举,手会下落。肌肉的控制力下降除了表现为面部皱纹变轻,还表现为双手的控制力。当脑出血患者双手向前平举2分钟左右,双手乏力容易下落。

  4.踮脚无法走路。脑出血患者踮起脚走路是比较困难的,一般走几步就会摔倒。

  脑出血的前兆症状有哪些?专家表示,脑出血主要与血压的波动有关,多发于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上述脑出血前兆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

三、脑出血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在5~12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必要时给脂肪乳剂注射液(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剂等。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出现脑疝,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四、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1.执行神经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30°,可放置冰袋,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免加重出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抚,随时吸出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适当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

  4.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神志、瞳孔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直到病情稳定为止,如昏迷加深,说明病情加重;如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变慢,提示脑疝发生;如呼吸由深而慢变为快而不规则或是双吸气、叹息样、潮式呼吸,提示呼吸中枢受到严重损坏。

  5.根据医嘱给降压药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降的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主张维持在20.1~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为宜。

  6.根据医嘱给脱水剂,是控制脑水肿以及防止脑疝的一个重要环节,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也可用50%葡萄糖等。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心肾功能,准确记录出入量。

  7.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如体温超过38℃,考虑中枢性或感染性高热,可头部、腋下放冰袋,降低脑代谢和颅内压。

  8.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按医嘱静脉补液,每日2000~2500ml,3日后神志仍不清楚、无呕吐及胃出血者,可鼻饲流汁饮食,并做好口腔护理。

  9.如胃内有咖啡样液体或出现柏油样大便,提示消化道出血,按医嘱给止血药和凝血药,或经胃管注入云南白药、三七粉、氢氧化铝凝胶、冰牛奶、冰盐水等。

  10.昏迷病人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11.做好皮肤护理,按时翻身,预防褥疮。

  12.小便失禁者,及时更换尿布;小便滞留者,留置导尿管,按时膀胱冲洗。

  13.恢复期要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按摩。针灸等,并进行语言训练,促进早日康复。

投诉
大家都在看
特重度颅脑损伤的概念 特重度颅脑损伤症状
特重度颅脑损伤的概念 特重度颅脑损伤症状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按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类型又可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按颅腔内容物是否与外界交通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根据伤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脑膜炎有什么后遗症 脑膜炎6大后遗症
脑膜炎有什么后遗症 脑膜炎6大后遗症

脑膜炎基本可以治愈,但是,在治愈之后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脑膜炎后遗症比较多,要是不及时的注意,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成长。那么,脑膜炎后遗症有哪些呢?我们就来揭幕揭秘脑膜炎后遗症的6大症状,尽早治疗,尽早治愈。

脑梗塞的病因是什么 脑梗塞怎么治
脑梗塞的病因是什么 脑梗塞怎么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本文以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为叙述重点,详细介绍脑梗死的相关问题。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脑梗死病人康复后会肾虚吗 脑梗死病人的病因
脑梗死病人康复后会肾虚吗 脑梗死病人的病因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跟着小编去认识一下关于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吧。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