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需要注意什么 详解心包炎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18-07-06 07:02:40

一、心包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情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吸氧,胸痛明显者可给予镇痛剂,必要时可使用可待因或杜冷丁,加强支持疗法。

  2.积极治疗各种肾脏疾病,防止发展成终末型肾病是减少尿毒症性心包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3.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明白充分休息、加强营养、坚持长期服药治疗的重要性。坚持足够疗程的药物治疗,勿擅自停药。

  4.指导病人饮食,以低钠食物为主。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选择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补充疾病消耗,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5.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6.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适当的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7.鼓励病情稳定者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及社交活动,有利于病人释放不良的情绪,也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症状明显者应注意卧床休息。

  8.定期门诊随访,出现异常情况随诊。

二、心包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急性心包炎

  症状可由原发疾病引起,如结核可有午后潮热、盗汗。化脓性心包炎可有寒战、高热、大汗。心包本身炎症,则可见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急性心包炎早期和心包积液吸收后期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当心包积液量超过300毫升以上时,心尖搏动可消失。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可发生休克。心脏舒张受限,使静脉压增高可产生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下肢浮肿、奇脉等。

  缩窄性心包炎

  本病病因大多数是结核性,其次是化脓性。急性心包炎后一般经过2-8个月即可有明显心包缩窄征象。在急性心包炎后一年内出现为急性缩窄,在一年以是者为慢性缩窄。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大量腹水和下肢浮肿、奇脉等。

三、心包炎疾病的病因

  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可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出血性或化脓性。心外膜下心肌的表层可能受累。细胞反应的量和性质取决于病因。。

  慢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可为浆液性,乳糜性或血性(渗出)或纤维性,粘连或钙化。可为缩窄性或不产生临床症状。心包纤维化可随感染,损伤或心包积血而产生,或伴结缔组织疾病,包括风湿热,但有时原因不明。纤维化可呈斑点状或广泛,带有钙质沉着。心包纤维化可无血流动力学效应。亦可逐渐产生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使体循环静脉压和肝静脉压慢性增高,导致心源性肝硬化。

  在慢性渗出性心包炎,心包渗出液约50ml~1L(正常<25ml)。心包渗液量少,但产生快,或产生慢而量多,或由于纤维化,钙化或新生物使心包顺应性减低,均可限制心室在扩张期的充盈。在此情况下,左室舒张末期压决定于心包的渗出量和心包增厚的程度。心室,心房和静脉床的舒张压数值接近,通常为13~32mmhg。发生体循环静脉郁血,过多体液从毛细血管漏出,有体位性水肿,后期出现腹水。周围组织郁血的体征较肺郁血明显,而症状明显的肺水肿不常见。但心包积液呈逐渐发展,即使>1L可不产生填塞症状,因为心包可伸展以适应之。

四、怎样治疗心包炎最好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吸氧,胸痛明显者可给予镇痛剂,必要时可使用可待因或杜冷丁。加强支持疗法。

  2、病因治疗

  结核性心包炎给予抗痨治疗,用药方法及疗程与结核性胸膜炎相同,也可加用强的松每日15-30mg,以促进渗液的吸收减少粘连。风湿性者应加强抗风湿治疗。非特异性心包炎,一般对症治疗,症状较重者可考虑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化脓性心包炎除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抽脓,或通过套管针向心包腔内安置细塑料导管引流,必要时还可向心包腔内注入抗菌药物。如疗效不佳,仍应尽早施行心包腔切开引流术,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尿毒症性心包炎则应加强透析疗法或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同时可服用消炎痛25-50mg,每日2-3次,放射损伤性心包炎可给予强的松10mg口服,每日3-4次,停药前应逐渐减量,以防复发。

  3、解除心包填塞

  大量渗液或有心包填塞症状者,可施行心包穿刺术抽搐液减压。穿刺前应先作超声波检查,了解进针途径及刺入心包处的积液层厚度,穿刺部位有:

  ①常于左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约1-2厘米处,(或在尖搏动以外1-2cm处进针)穿刺针应向内、向后推进,指向脊柱,病人取坐位;

  ②或于胸骨剑突与左肋缘形成的角度处刺入,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推进,病人取半坐位;

  ③对疑有右侧或后侧包裹性积液者,可考虑选用右第4肋间胸骨缘处垂直刺入或于右背部第7或8肋间肩胛中线处穿刺,为避免刺入心肌,穿刺时可将心电图机的胸前导联连接在穿刺针上。在心电图示波器及心脏B超监测下穿刺,如针尖触及心室肌则ST段抬高但必须严密检查绝缘是否可靠,以免病人触电,另有使用“有孔超声探头”,穿刺针经由探头孔刺入,在超声波监测下进行穿刺、可观察穿刺针尖在积液腔中的位置以及移动情况,使用完全可靠。

投诉
大家都在看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