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4 06:51:37
本组疾病首先应除外各种可引起线粒体继发损害的疾病,然后根据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肌肉活检,方能诊断。主要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②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③肌肉活检和电镜下发现大量的异常线粒体堆积;④线粒体生化测定证明其生化缺陷;⑤基因(主要是mtDNA)检测发现各类突变。本病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肢带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瘫痪、心肌病、脑卒中、肌阵挛性癫瘸、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等。
检验诊断
实验室检查对线粒体病的诊断极为关键。常规项目包括血清和脑脊液乳酸、丙酮酸水平及骨骼肌中RRF检查,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线粒体(肌肉标本、外周血白细胞等)突变正日益成为诊断线粒体病的利器,并为本类疾病的分类提供依据。
鉴别
1、对单纯性线粒体肌病应注意与脂质沉积性肌病、糖原贮积病、多发性肌炎及肌营养不良症相鉴别;有眼外肌瘫痪者应与重症肌无力及癌性眼肌病相鉴别;肌痛较明显者,类似多发性肌炎;肌无力带有发作性者,又似周期性瘫痪,需注意鉴别;其他各种综合征如MELAS及MERRF等,均应和与其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谨慎区别。
2、及时进行肌活检等检查,有助于确诊。
一、症状
线粒体脑肌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依次分述如下:
1、线粒体肌病
主要表现为以四肢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伴运动耐受不能。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年多见。肌无力进展非常缓慢,可有缓解复发。患病几十年后患者仍可生活自理。婴儿线粒体肌病有婴儿致死性和良性两种类型。致死性婴儿肌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周,表现为肌力、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乳酸中毒和肾功能不全,多于1岁内死亡。良性婴儿肌病表现为婴儿期内肌力、肌张力低下和呼吸困难,1岁以后症状缓解,并逐渐恢复正常。
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为mtDNA3250位点上的突变。生化缺陷主要为酶复合体Ⅰ缺乏,也可有复合体Ⅱ、Ⅲ缺乏。肌活检可见大量RRF,血清肌酶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可有高乳酸血症。
2、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是一组以卒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线粒体病,呈母性遗传,80%以上的患者20岁以前发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和(或)呕吐、皮质盲(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头痛表现为偏头痛或偏侧颅面痛,反复性呕吐可伴或不伴偏头痛。皮质盲是本综合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30岁以下枕叶卒中的患者中,14%为MELAS。局限性癫痫有时是MELAS卒中发作的先兆,为本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其他伴随症状有身材矮小、智能低下、肌力减退、感音性耳聋和癫痫发作。
一、发病原因
从目前对本病的研究来看,认为本病是因遗传基因的缺陷,患者线粒体上有着各种不同的功能异常,并由此导致临床表现多样性。
二、发病机制
已知在线粒体不同结构部位含有不同的酶系统,如外膜含有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及单胺氧化酶;外室中含腺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内膜含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和呼吸链(即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要有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包括三磷腺苷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呼吸链由黄素蛋白、铁硫蛋白、辅酶Q和细胞色素所组成。此外,内膜还含有肉毒碱脂肪酸酰基转移酶。在基质中含有柠檬酸循环酶、脂肪酸氧化酶、谷氨酸脱氢酶以及合成DNA及RNA的蛋白质结构成分。此外,人类基质中的线粒体DNA(mtDNA)也是一种遗传物质。正是由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所以线粒体疾病在发病机制方面的“异源性”和临床表现各异则不难理解。Jackson等(1995)分析51例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其临床表现同为一种综合征或同属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表现,但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揭示患者在线粒体上的缺陷可以不尽相同。
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食物;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食物。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精 瘦肉。属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补充优质蛋白每日一个即可 炒食煮食均可
水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使其深受大家青睐,最大众化的水果每日食用,加以在两餐之间
鸡 蛋。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属于高热量食物每日食用,炒食,煮食均可,切忌过多食用
饮食禁忌:1.避免油腻食物;2.避免油炸食物; 3.避免高盐食物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腌制蔬菜。属于高盐食物,不宜过多食用,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建议每人日摄入食盐量4克以下,其他严重疾病尤其注意
小麻椒。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肥甘厚味,多食无益建议适当的少食用一些
大肥肉。油炸食品,属于油腻的食物,炸油条的油一般多为对身体有害的地沟油,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食用
胸腺瘤这种疾病带来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它对人造成的伤害非常的严重,不过大家要知道的是,哪怕疾病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得当的治疗方法,都是可以得到不错的治疗效果的。那么胸腺瘤必须做手术么?
心绞痛(anginapectoris)是一组症状,是由于心肌缺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的临床症候群。心肌缺血可由于心肌氧的需求增加超过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能力引起,或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造成,或两者同时存在。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心脏移植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术方法,它主要就是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跟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一种移植手术,这种手术方法它主要就是将那些已经脑死亡的患者的心脏完整的取出来之后,然后把它植入到需要更换心脏的患者身体中,那么心脏移植后性格会变吗?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患心肌炎时可表现疲乏、气短、心悸、心前区不适等,但不能据此作出诊断。一岁多宝宝心肌炎怎么治疗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