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房颤窦律是怎么了 早搏的病因

发布时间:2018-10-08 06:16:03

一、早搏的病因

  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过早搏动。

  (一)异常自律性所致冲动形成异常

  ①在某些条件下,如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处时由于魏登斯基现象,使该处阈电位降低及舒张期除极坡度改变而引起过早搏动。

  ②病变心房、心室或浦顷野纤维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改变,使快反应纤维转变为慢反应纤维,舒张期自动除极因而加速,自律性增强,而产生过早搏动。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使该处阈电位水平下移,因而异位起搏点舒张期除极在基本节律起搏点之前达到阈电位而引起早搏

  (二)折返现象枣环行折返或局灶性微折返如折返途径相同则过早搏动形态一致;如折返中传导速度一致,则过早搏动与前一搏动的配对时间固定。

二、早搏的检测

  1.房性期前收缩

  P波提早出现,其形态与基本心律的P波不同,P-R间期>0.12秒。QRS波大多与窦性心律的相同,有时稍增宽或畸形,伴ST及T波相应改变的称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需与室性过早搏动鉴别。房性过早搏动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时畸形QRS波群前可见提早畸形的P波。提早畸P波之后也可无相应的QRS波,称为阻滞性房性期前收缩。

  2.房室交接处性期前收缩

  除提早出现外,其心电图特征与房室交接处性逸搏相似。过早搏动冲动侵入窦房结的形成不完全性代偿间歇,不干扰窦房结自发除极的则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歇。

  3.室性期前收缩

  QRS波群提早出现,其形态异常,时限大多>0.12秒,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随T波移位,其前无P波。发生束支近端处的室性早搏,其QRS波群可不增宽。室性期前收缩后大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基本心律较慢时,室性期前收缩可插入于两次窦性心搏之间,形成插入型室性期前收缩。偶见逆传至心房的逆行P波,常出现于ST段上。

  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有时由两个以上异位起搏点产生,心电图表现为二种或二种不同形态、配对间期不等的期前收缩,称为多源性期前收缩。连续二次或三次和以上的期前收缩分别称为连发和短阵心动过速。

三、房颤疾病病因

 

  1、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2、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四、窦律的类型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称为 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 窦性心律不齐分以下几种类型: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呼吸性 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 儿童、青年及 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 窦性心律不齐发生 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 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 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

  ①P波为 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 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②P波 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 窦房结内移动,因此, 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 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 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 自律性发生改变。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 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 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 运动员、 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 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 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 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 甲基多巴等药物。在 器质性心脏病中, 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 冠心病、急性 心肌梗塞、 心肌炎、 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投诉
大家都在看
胸腔积液怎么检查 胸腔积液怎么治疗
胸腔积液怎么检查 胸腔积液怎么治疗

  胸腔积液是指任何理原因使其产生增多或吸收减少,胸腔内的液体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改变。胸腔积液分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种。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处于负压状态,只含有少量的浆液,起润滑的作用。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ml~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ml~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根据胸腔积液的液体性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浆液、血液(血胸)、脂性(乳糜胸)、脓性(脓胸)。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胸痛的病因是什么 胸痛的诱因是什么
胸痛的病因是什么 胸痛的诱因是什么

  胸痛(chestpain)一般由胸部疾病(也包括胸壁疾病)所引起。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病因有哪些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要如何诊断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病因有哪些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要如何诊断

尽管目前许多强有力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肺炎仍然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美国,肺炎伴胸腔积液位居胸腔积液病因的第2位,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的第1位。大多数类肺炎性胸腔积液通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而积液可以自行吸收。但是,约10%的胸腔积液需要手术干预。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有什么风险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有什么风险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由于肺组织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血供,而且肺组织和肺泡间也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大多数肺栓塞不一定引起肺梗塞。取一些措施来减轻灼热感,疼痛和炎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