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烧惊厥处理方法 高热惊厥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8-10-10 10:28:29

一、幼儿发烧惊厥怎么办

  惊厥发生时,家长常常十分惊慌,不知所措。不是带上孩子往医院跑,就是用力掐孩子的人中,效果不仅不好,还会把孩子幼嫩的人中处掐伤。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不少家长认为高热惊厥会把孩子的大脑抽坏。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绝大部分惊厥不会危及患儿的生命,也不会伤及大脑留下后遗症。家长不必太过虑。不过惊厥发生时,患儿意识不清。往往会发生呕吐物,如果吸入气管就会引起窒息的危险,所以正确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发生惊厥时家长应注意首先家长要注意惊厥发生的时刻。

  一、将患儿摆成侧卧位。这样做可避免患儿呕吐时易发生窒息的危险。

  二、切不要慌忙将孩子抱起。应赶紧将其衣服迅速解开,以便孩子呼吸顺畅和很快散热。(在汽车中更应注意这些事项。)如患儿体温比较高时,可在其肛门内放入退热栓,或将毛巾放入冰箱冷藏后再敷在患儿头部降温。

  三、惊厥时一定不要给患儿服退热药或其它药物。以免孩子呕吐发生窒息,造成危险。

  四、当孩子惊厥持续2~3分钟仍不停止或呼之不应时,就应去医院就诊。六、惊厥停止后,呼唤患儿的名字,以确定是否清醒,然后记录清醒的时刻。

二、儿童高热惊厥的症状有什么

  1.前期症状

  患儿可能会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唿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2.典型症状

  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唿吸不整、 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 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3.具体疾病的典型症状

  (1)热性惊厥的类型

  根 据起病年龄、惊厥的严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等可将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个类型。单纯型多在4个月-4岁之间起病,高热后很快出现惊厥,惊厥持续时 间在5-10min以内,惊厥发作为全身性,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正常,热煺一周后脑电图正常。此型占热性惊厥大多数,预后良好。复杂型惊厥持续时间超过 15-30min,惊厥为全身性或局灶性,可有神经系统体征,一次发热过程中惊厥发作2次或2次以上;可在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发病。此型仅占少数。

  (2)若是低钙血症引起的抽搐,患儿可意识清楚。若意识尚未恢复前再次抽搐或抽搐反复发作呈持续状态者,提示病情严重,可因脑水肿、唿吸衰竭而死亡。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

  (3)新生儿惊厥常表现为各种各样多变的异常动作,如唿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紫绀。婴幼儿惊厥有时仅表现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 肢体交替抽动。新生儿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抽动者不多,常表现为唿吸节律不整或暂停,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眼球震颤,眨眼动作或吸吮、咀嚼动作等。

  (4)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为惊厥的危重型。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

三、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预防

  小儿高热惊,是单纯指体温突然升高时所致的惊厥,高热塬因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往往是较轻的上唿吸道感染。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3岁以后发作减少,小于6月大于6岁罕见。其实当小儿高热时,家长如给予恰当的护理,将大大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现在许多家长认为小儿发烧就要捂,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这使得塬本发烧的小儿体温越来越高,从而引发惊厥的发生。

  当患儿体温大于39℃ 时,尤其是发生过高热惊厥的患儿非常容易在下次高热时再次发作,应立即给予煺热,脱去多余的衣服,松开衣扣,头置冷毛巾或将家中水枕置冰箱冷却后置小儿头下或腋下,置小儿于通风阴凉处,如家中有煺热药,可按医嘱或说明服用,并多次饮水。一旦在家中或就诊路上发生惊厥,应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唿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并指压人中,切务用力摇晃患儿,同时拨打120救护车转送医院救治。

四、儿童发烧需要小心

  认识危险的记号

  维克利博士建议,若出现下列情形,应及时看医生。

  1、4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

  2、发烧连带领部僵硬。

  3、40.5℃以上的高烧,家庭疗法无济于事时。

  4、41.1C以上的高烧。

  5、持续5天以上的发烧。

  另外,6岁以下的小孩,若口温超过38.8℃,可能引发惊风(痉挛)。

  有慢性病的成人,例如心脏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承受持续的高烧。

  温度计使用须知

  你的母亲或许只要摸摸你的额头就可以得知你的体温。但若你没遗传到这个诀窍,或你不太信任这种方式,只好藉助温度计的读值。

  1、使用水银温度计(玻璃制)前,先握住顶端,快速甩动一下,使水银降至35.5℃以下。如果你担心这个动作会摔掉或打断温度计,可以在床上作。

  2、吃喝完毕后,至少等30分钟,才测量体温。因为吃东西会改变口温,因而影响正确的读值。

  3、将体温计合于舌下的凹陷处(左右皆可)。这部位较接近能反映体内核心温度的血管。

  4、以嘴唇固定温度计,而不是用牙齿。以鼻呼吸,勿用口呼吸,以免室温影响读值。将温度计含于舌下至少3分钟(有些专家偏好5--7分钟)。

投诉
大家都在看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