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8 08:15:36
心动过缓,它是心律失常的一种,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在60~100下之间,如果每分钟低于60下,临床上称之为心动过缓。在日常生活中心动过缓的人有很多,有人心动过缓,不但每分钟低于60下,而且已经达到每分钟30下,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有危险?那么心动过缓心动过缓30下危险吗?心动过缓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看下心动过缓30下危险不危险的问题。如果出现心动过缓30下,那么一定要先确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引起的。如果是生理性的原因,问题就不是很大,但如果是病理性的,那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因为心跳如果慢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胸闷的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心动过缓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以便患者了解。
1、注意保暖,因为寒冷会加重心动过缓程度。因此要保护好胸前区,要避免受到寒冷刺激,最好常穿一件背心,不要等到觉得冷了才添衣服。
2、生活要有规律,一定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才能让心脏休生养息,对于恢复功能有利。
3、适当锻炼,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锻炼,不要盲目锻炼。一般病理性心动过缓患者,都是以散步为主,因为适量步行有利于血液返回心脏,可减轻心脏负担。
4、注意饮食 多吃一些放热量高的食物,如姜、蒜,红参等,要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要忌烟酒,不吃甲鱼、螃蟹、狗肉、羊肉等食物。
总之,心动过缓30下有没有危险,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生理性的原因,则问题不大,可以不用治疗,但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保暖、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多吃高热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要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这样才会降低危险。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国外也称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除了导致中毒者的健康受损外,还会造成社会、经济方面的其他不良后果。市食品安全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有了解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才能更及时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多与脑动脉硬化有关。脑供血不足发病率较高,据统计80岁以上人群中脑供血不足占80%,60岁以上人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研究认为,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脑梗死,甚至痴呆。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气体中毒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危害,煤气中毒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气体中毒现象,除此之外,生活中我们的有毒气体非常多,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监督管理作用,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近日,湖南衡阳市衡东县滨江公园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有一辆红色汽车冲入人群,多人被撞。汽车撞人事件发生后,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关系到伤者的安危。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知识,遇事不慌,正确的抢救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