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09 23:27:33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诊断出癌症基本上就是判了死刑,目前全国癌症病人5年的总体生存率约为30%左右。
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有些癌症病人是被治死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在中国,对于肿瘤住院病人,最多采用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疗(药物治疗)。癌症病人用药遵循一定的标准治疗规程(SOC),然而,与病原菌引起的疾病不同,肿瘤的发生是非常个性化的。也就是说没有两个人的肿瘤是一样的,这就决定了癌症治疗用药也不能像抗生素那样简单。每种药物针对的靶点或作用机制虽然是确定的,但用到非常个性化的癌症病人身上,药物的有效性就不是那么容易预测了。对某个病人有效的药物,对于另一个看似同样癌症的病人可能完全没有效果。所以,虽然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遵循了SOC,但也有可能因为药物无效而让病人错过宝贵的治疗时机。所以,说部分癌症病人是被治死的也是有道理的。
比如,免疫治疗药物anti-PD1抗体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确定疗效引发了类似药物的研发热潮,但实际上也只有20%的的黑色素瘤被治愈。对任何一个病人来讲,哪怕一种药物在80%的病人身上有效,而万一自己是那20%药物无效病人中的一个,都觉得无法接受。
对病人而言,有效和无效都是非黑即白的,是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一个统计数据上的。所以,个性化治疗就成了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一提起个性化治疗,大家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基因测序。通过对肿瘤DNA进行深度测序,找到突变基因,再针对突变基因选择合适的靶点药物,比如针对ALK、MEK、EGFR等的靶点药物,是大家印象中的个性化治疗。但是这个印象可能不是准确的。首先,绝大部分的癌症并不是单纯的由这些突变导致的,而更可能是多基因突变促成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第二,绝大部分的肿瘤组织是异质性程度很高的细胞群,也就是说,是由各种不同基因突变细胞组成的;第三,即使是能够发现比较单一的基因突变,靶向药物也不是100%有效的。所以,测序距离真正的癌症个性化治疗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这类似于O2O或电商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这最后一公里就应该由PDX来完成。
所谓PDX,就是将人的肿瘤组织移植(接种)到小鼠体内,这种带有人肿瘤组织的小鼠就叫PDX。周所周知,因为免疫排斥,一个物种是不能接受其它物种的组织器官的。因此,人的肿瘤组织也不能移植到普通小鼠体内,否则就会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排斥掉。要想做成PDX,就需要先将小鼠的免疫系统破坏掉,做成免疫缺陷小鼠。而且,小鼠免疫缺陷的程度越高,对病人肿瘤的接受程度越高,成瘤率也就越高。最近几年,一种叫NSG的小鼠开始被用于PDX制备。NSG小鼠是目前已知免疫缺陷程度最高的小鼠,在NSG小鼠上的成瘤率也远远好过NOD-SCID和裸鼠。而且,跟NOD-SCID与裸鼠相比,基于NSG小鼠的PDX更好的保留了人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以及基因表达谱,也就是说更接近病人的肿瘤特性。在这样的PDX模型上遴选出来的有效药物和药物组合,就能够直接用到病人身上,达到指导用药的作用。那到底怎样用PDX来遴选有效药物呢?
首先是医生在为癌症病人做手术的时候,可以将从病人身上取下的肿瘤块儿,在实验室里被切成小块儿,再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皮下(一般接种2-4个点)。经过几周的时间,肿瘤块儿会在小鼠体内长大。然后再将这些肿瘤块儿收集并继续切成小块儿,放到更多的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这样就得到了足够数量的可用于药物遴选的PDX小鼠。在不同的时间段,给这些PDX小鼠分别用不同的药物或药物组合,观察哪种药物可以抑制或杀死肿瘤,并将这个结果给医生,从而给医生提供用药指导。同时,这些肿瘤块儿也可以通过液氮冻存的下来,用于医药企业进行新药研发。
药物研发公司为一直在为癌症药物研发进行着巨大的投入,然而,再好的新药也只是对一部分癌症病人有效,而且,癌症的种类也远远多过我们能够预测的。很多时候,对于医生来讲,面对一个癌症病人,可选择的药物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导致无从选择。比如,尽管都是肺癌,可能发病机制完全不同。相反,看似不同的癌症,其分子机制也可能是一样的。也有的时候,即使是看似同样的发病机制,因为有其它机制的参与,不同病人也会对某个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既然已经有这么多的癌症药物,而我们又不愿意把病人当作小白鼠,所以,我们可以用PDX来帮助医生遴选出最佳药物,从而为病人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些PDX小鼠也可被称作病人的"验药化身"。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在"验药化身"上有效的药物,在病人身上同样有效。
尽管大家承认,"验药化身"是药物遴选的最好工具,也是实现"癌症个性化治疗"的最完美方式。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现在将PDX广泛用于癌症个性化治疗还为时过早,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时间,二是价格。
在时间方面,整个过程也许要3-6个月,有些病人可能会等不及这个结果出来就会离开人世。但也会有很多病人会等到结果,并从中受益延长寿命。而且,因为肿瘤在NSG小鼠上长得更快,并且无论是在成瘤率还是保持人肿瘤组织的异质性方面,NSG小鼠也更有优势,所以相信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高效地为病人遴选到最好的药物。如果将测序(缩小筛药范围)和"验药化身"结合起来,就能够使药物遴选进程更快,真正帮助病人,延长病人寿命。
另外一个就是价格。从国外的报价来看,从PDX制备到完成药物遴选,一般收费在4-6万美元。在保险公司不支付这笔费用的情况下,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家庭负担。而在国内,如果利用国内的规模化、低成本优势,相信可以将价格降低到10万元人民币以下。在进入医保之前,对于很多家庭来讲,用这个费用来换取自己或家人的生命,也会有很多人愿意承担。
PDX药物遴选,是真正的"癌症个性化治疗",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国外已经有公司(ChampionsOncology,Oncotest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肿瘤病人遴选最合适的药物或药物组合。在国内,也有多家有PDX经验的公司正在进入这个领域,并有很多创业企业已经或准备进入这个领域。这个趋势之所以逐渐明朗,第一,随着成瘤率逐步提高,成瘤时间缩短,药物遴选标准化流程(SOP)的完善,可以加快遴选速度并及早给出治疗方案;第二,如果将收费降低到10万元以下,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第三,这个市场容量巨大,容得下多家公司涉足。而将测序和"验药化身"结合起来的第三方临检机构将有巨大市场前景和想像空间。
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其那么得过癌的人可以汗蒸吗?请看下文。
现在人类的杀手主要就是癌症这种疾病,出现了癌症之后,在早期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一般发现癌症之后,就是处在中晚期了;患有癌症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明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绝症,但是还要不断的跟病魔抢时间,独角莲是具有治疗癌症的效果的,那么到底独角莲治疗癌症的用法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激励你减肥的话中,有哪一句是真实触动你了呢?是“胖子就是胖子,就算死了也是个死胖子!”还是“肥胖更容易患癌症”?有研究称子宫癌的出现就和肥胖有一定关系!
抗癌药物发展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现三次大革命:第一次是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第二次革命是“靶向治疗”,第三次革命是免疫疗法。免疫疗法的成功不仅革命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效果,而且会革命性地改变治疗癌症的理念。相对来说,免疫疗法真正的抗癌革命,是解决癌症的最合理手段。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