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猪得了猪口蹄疫,该怎么治疗?

五号病学名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危害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而且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猪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口蹄疫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熟状。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方相似,故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
  意见建议:
  防制措施: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目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可以感染。以U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痛和溃烂为特征。一旺发病,传播迅速,往往造成流行,而且不易控制和消灭。
  
  一、病原
  口蹄疫的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本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亚洲1),65个亚型,亚型内又有众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而且每年还会有新的亚型出现。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相互之间无交叉免疫性。病毒的这些特性给该病的检疫、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特别强,不怕干燥,对许多化学消毒药抵抗力较强,如酚类消毒剂对口蹄疫病毒很少起作用,有机氯制剂30分钟可以杀死病毒。火碱、碘制剂、过氧乙酸等对口蹄疫病毒有效,可在短时间内杀死病毒。
  
  二、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侵害多种动物,偶蹄动物最易感,家畜中以牛最易感,猪次之,羊更次之,性别与易感性无影响,但幼龄动物较老龄动物易感性高。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通过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

经产母猪在分娩前2个月接种灭活苗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仅维持1周 2、免疫一次的母猪只有75%的达到耐受口蹄疫病毒感染的抗体水平。 二、影响五号病灭活疫苗效果的因素 1、制苗毒株与使用疫苗地区的流行毒株是否一致; 2、疫苗中的病毒抗原含量高低是决定疫苗效力的关键。国外(德国)其抗原含量是我国普通苗20-50倍的有效抗原苗,一次注射可达80%,高效苗有效抗原量是普通苗的3-5倍。 3、疫苗的贮存运输必须在4-8度冷藏条件下实施,否则抗原易降解无效。 4、分层的疫苗接种后抗体不升高也无抗病力; 5、毒种应有好的免疫原性。 三、影响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因素 1、疫苗 2、接种方法 3、接种剂量 4、接种次数 5、接种间隔时间 6、全体抗体水平消长规律与疫苗接种时机感染强度 四、口蹄疫油佐剂灭活疫苗的外观与质量 1、正常的油佐剂疫苗的外观:均匀的乳白色或乳白微红粘稠液体,允许出现1/10量的油或水析出; 2、不正常的油佐剂疫苗的外观:严重分层甚至破乳或成豆腐渣状,可导致免疫失败
  以上是对“家里的猪得了猪口蹄疫,该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