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2 20:41:38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8
主要症状:血小板减少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检查了2次..2次血小板都提高了..第三次复诊,低到39..自从发现血小板过低后.一直都有吃药控制..可是怎么会一时高一时底?同时还有高血压.
发病时间:2009.8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原核细胞过度增生血小板数量有持续性明显的增多功能也不正常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发病率不高以40岁以上多见发病机理: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多能干细胞异常导致原核细胞增殖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的寿命大多数正常在血小板的内在缺陷中包括血小板内5-羟色胺减少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等可能是导致出血的原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也产生血栓素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可形成微血管内血栓部分病人凝血机制的异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临床症状:本病起病缓慢表现不一轻度头晕、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和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有反复发作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齿龈出血和鼻衄、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肢体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甚至坏疽80%有中度脾肿大但肝较脾肿大多见诊断:对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增多、计数持续在80万/立方毫米以上骨髓中原核细胞显著增加结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考虑此病本症应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鉴别辅助检验:血象:血小板计数多在100-300万/立方毫米之间最高多达20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3万/立方毫米)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骨髓象:有核细胞尤其是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血小板(PLT)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浆脱落而来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1.生理变化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妇女月经期前后血小板会降低经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渐升高2.病理变化①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②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再生性贫血、放射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药物引起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
建议你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有很多原因会造成血小板高,任何人都不能光看个血小板高就确定是什么病。
血小板高可能是血液粘稠度增加,会引起心脑血管堵塞,血压升高。有感染或是有炎症,也有可能使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为100×109~300×109/升。血小板数量可有生理性变动并受食物成分的影响,正常人一天内的变动可相差6%~10%,冬季要比其他季节偏高;运动可促使血小板数量增多,所以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相对高一些,高山居民血小板数量偏多;女性月经时减少,月经后逐渐增多;采静脉血比采毛细血管血血小板数量要多10%左右。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
一、骨髓增生性疾病: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骨髓纤维化
4、慢粒白血病
二、反应性增多:
1、感染
2、急性溶血
3、恶性肿瘤等等。
以上是对“巨血小板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