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为什么忽高忽低

目录

1.血糖忽高忽低的是怎么回事

问:我老爸有喝酒吃甜食的习惯,发现他近几年来身体越来越胖了,而且还出现高血糖症状,为了随时检查他的血糖,我特意买了个血糖仪回来,一买回来就给老爸测试了下,吃饭前是4,饭后是18,怎么相差那么大,老爸是不是有糖尿病了呢?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老爸这情况是不是得糖尿病了呢,血糖忽高忽低是怎么回事?

张静静主治医师:餐后血糖18毫摩尔每升,建议再次进行检测,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2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大于11.1毫摩尔每升,即可诊断二型糖尿病,血糖在进餐前后是明显不同的,如果患有糖尿病,建议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陈国养医生:你现在应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找专业医生帮你调整综合治疗方案

程泽廷主治医师:你好,治疗方法不正确所致,西医目前对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称之为不治之症。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很多独特的奇方秘方,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玉竹、生地、知母、荔枝核、青果、石斛、肉苁蓉、玄参、益智仁、沙菀子、补骨脂、鹿茸、海南陈、人参、枸杞子、蜂胶、金精粉、乌术粉、茯苓、怀山药、桑葚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药物配合使用能够修复胰岛细胞,改善糖尿病症状,无需服用其它降糖药物,单独服用即可,可以有效保卫胰岛,降低血糖,提高免疫,效果稳定,既是血糖抑制剂,又是胰岛素增敏剂,同时又增强胰岛素受体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查看原文>>

2.血糖忽高忽低,怀孕期间怎么控制

问:病情描述:怀孕前就有一型糖尿病,现在怀孕15周了,血糖一直忽高忽低,最近几天要么低血糖,要么高血糖。现在晚餐打12个短效,2小时测5.4,很正常,每天都是10点半左右睡觉,睡觉前打了13个中效,结果凌晨1点半就有点低血糖,测了3.2,就吃了半根香蕉,结果早上空腹测时就高达6.9了,今天早餐和昨天早上早餐一样,早餐前都是打11个短效,昨天吃了低血糖,今天吃了就高血糖,真不知道该怎么控制了,请专家指导下,谢谢!曾经的治疗情况:胰岛素,早11+中6+晚12+睡前中效13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专家指导下,谢谢

孟叙民副主任医师:你好,治疗糖尿病首先饮食上就要特别注意,不要吃过于甜的食物,可以配合胰岛素治疗,平时控制好血糖,避免并发症,可以吃些新鲜蔬菜

查看原文>>

3.为何血糖忽高忽低反差大?

问:病情描述:我父亲半年前确诊为二型糖尿病出院后血糖又一直正常可最近这两个星期空腹有时是2—5之间有时又是22—28之间我想问问为何反差这么大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我父亲的病情为何反差这么大

潘永源主任医师:病情分析:这种情况是血糖不稳定,由于低血糖的反应而出现反应性的高血糖。指导意见:建议综合治疗,首先采取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如控制饮食摄入量,荤素搭配,总量控制,不要吃甜食,适当运动,减少降糖的药物剂量,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血糖的结果调整药物。建议多监测每天的血糖点。

查看原文>>

4.血糖忽高忽低是怎么回事

问:病情描述:男 55岁 9月7号晚上因血糖高抽搐昏迷住院,抢救当天血糖达到33,住了一周的院基本稳定,每天吃药,扎胰岛素。16号出院,回家也是正常吃医院开的药 并且扎胰岛素,血糖也还算正常,但是昨天血糖突然就很低,晚饭后两小时测量是3,过一会再测就变成2.6了,后来给吃了点糖,喝了点甜水,后升到7.8,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啊?: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就想知道这血糖忽高忽低的是怎么回事?跟扎胰岛素有关吗?

爱心医生:血糖不稳有很多情况,比如胰岛功能本身紊乱,胰岛素分泌异常,饮食结构改变也会导致血糖不稳。另外,肝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糖元分解紊乱,血糖不稳,你这个情况,还是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具体的原因,才能做出来针对性治疗。 专家建议: 血糖波动大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很可能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这些都是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建议用药时,考虑对肝肾功能的损伤。 提问人的追问 2014-09-19 10:20:07请问医生,现在胰岛素是不是可以先停了呢? 回复人的回复 2014-09-19 10:24:21最少先别停,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具体原因,这样才能针对性治疗。

查看原文>>

5.糖尿病血糖忽高忽低,不稳定怎么办

问:病情描述:经查血糖14.3,晚上住院后是12.6,现在头晕现象已经好转,但是血糖这两天一直不稳定,高的时候到了16点多,也有10点多的情况。: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糖尿病血糖忽高忽低,不稳定怎么办

周智威医师:建议服用微络康洗胰清糖素来调理。洗胰清糖素可以将血液中淤积的“糖毒”分解成微粒子,使其深入到细胞内部转换成能量,同时增加胰岛受体活性,让糖尿病患者减少药物依赖症。

陈赟虎主治医师:病情分析:您好,您出现了血糖的偏高,可能需要药物干预的。指导意见:建议您自己不要盲目用药,尽早内分泌科就诊,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些降糖的药物。平时多运动。

李伟医师:病情分析: 1.完全依赖药物,不注视饮食、运动等治疗有些患者认为用上药之后,多吃点也无妨,并试图通过增加药量来抵消多摄入的食物。这样做法的结果不利于血糖控制,容易使身体发胖,加重胰岛素抵抗,而且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正确做法是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缺一不可。只有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的配合下,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2.光吃药不定期复查有的患者一直坚持吃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主要原因就是未定期复查。血糖化验结果是选择药物和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许多磺脲类降糖药,药效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如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3.完全凭自我感觉或尿糖检测调整用药一些患者仅凭自我感觉良好、尿糖指标不高就认为药用得很好。正确做法其实血糖高低与自觉症状轻重或尿糖多少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血糖很高,却没有自觉症状,甚至尿糖也可以不高(见于肾糖阈增高的患者)。因此,必须根据血糖结果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4.从众心理,不信医生信病友别人用什么药效果好,自己就用什么药,而且越贵越好,对血糖监测根本就不当回事。正确做法是: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根据自己的血糖水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后,选用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适合你。5.惧怕使用胰岛素,怕引起低血糖许多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认为用上容易撤下难,弄不好还会出现低血糖。事实上,胰岛素是我们体内糖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激素。至于是否需要注射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倘若患者的β细胞尚有功能,用了胰岛素,等于让胰岛细胞得到一定的休息,血糖稳定后,仍可停掉胰岛素改为口服药。至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问题,主要取决于血糖的监测了,一定要做到定时间检测血糖、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只要血糖控制平稳,积极预防,就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6.糖尿病治疗只是降糖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了,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血糖增高只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但糖尿病的治疗绝不仅是降糖,还要通过化验检查,针对血脂、血压等异常情况进行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7.只吃糖尿病食品部分患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糖尿病食品,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动,过分地强调含糖量等,长期这样做会导致营养缺乏,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其实在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检查正常的前提下,各种食物、水果都应该吃一些,但要注意均衡摄入,控制总热量。这里特别提示的还是监测问题,只有做到经常监测或复查各项指标,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才能做到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8.血糖测试纸受潮请您自检您的试纸是否受潮试纸受潮后的初期症状:检测结果:高值偏低(高血糖者结果正常或较低低值偏高(正常人高血糖)试纸条测试区外观无明显变化试纸严重受潮时的表现:结果在3mm0I/L以下,甚至出现low.正确做法:使试纸尽量保持在最佳测试状态保持试纸的干燥试纸筒盖内的干燥剂能帮助试纸保持干燥每次取出试纸后应立即盖紧筒盖,以免试纸在不知不觉中受潮。旧的试纸筒一定丢弃,不能废物利用,用来装其他东西,诸如针头等,尤其是酒精棉球,以免筒盖混淆,造成试纸受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不要过于偏执的去追求降血糖或者某一方面,均衡的科学的治方案才是环节病情的上上之策。 指导意见: 1.完全依赖药物,不注视饮食、运动等治疗有些患者认为用上药之后,多吃点也无妨,并试图通过增加药量来抵消多摄入的食物。这样做法的结果不利于血糖控制,容易使身体发胖,加重胰岛素抵抗,而且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正确做法是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缺一不可。只有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的配合下,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2.光吃药不定期复查有的患者一直坚持吃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主要原因就是未定期复查。血糖化验结果是选择药物和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许多磺脲类降糖药,药效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如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3.完全凭自我感觉或尿糖检测调整用药一些患者仅凭自我感觉良好、尿糖指标不高就认为药用得很好。正确做法其实血糖高低与自觉症状轻重或尿糖多少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血糖很高,却没有自觉症状,甚至尿糖也可以不高(见于肾糖阈增高的患者)。因此,必须根据血糖结果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4.从众心理,不信医生信病友别人用什么药效果好,自己就用什么药,而且越贵越好,对血糖监测根本就不当回事。正确做法是: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根据自己的血糖水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后,选用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适合你。5.惧怕使用胰岛素,怕引起低血糖许多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认为用上容易撤下难,弄不好还会出现低血糖。事实上,胰岛素是我们体内糖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激素。至于是否需要注射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倘若患者的β细胞尚有功能,用了胰岛素,等于让胰岛细胞得到一定的休息,血糖稳定后,仍可停掉胰岛素改为口服药。至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问题,主要取决于血糖的监测了,一定要做到定时间检测血糖、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只要血糖控制平稳,积极预防,就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6.糖尿病治疗只是降糖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了,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血糖增高只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但糖尿病的治疗绝不仅是降糖,还要通过化验检查,针对血脂、血压等异常情况进行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7.只吃糖尿病食品部分患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糖尿病食品,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动,过分地强调含糖量等,长期这样做会导致营养缺乏,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其实在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检查正常的前提下,各种食物、水果都应该吃一些,但要注意均衡摄入,控制总热量。这里特别提示的还是监测问题,只有做到经常监测或复查各项指标,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才能做到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8.血糖测试纸受潮请您自检您的试纸是否受潮试纸受潮后的初期症状:检测结果:高值偏低(高血糖者结果正常或较低低值偏高(正常人高血糖)试纸条测试区外观无明显变化试纸严重受潮时的表现:结果在3mm0I/L以下,甚至出现low.正确做法:使试纸尽量保持在最佳测试状态保持试纸的干燥试纸筒盖内的干燥剂能帮助试纸保持干燥每次取出试纸后应立即盖紧筒盖,以免试纸在不知不觉中受潮。旧的试纸筒一定丢弃,不能废物利用,用来装其他东西,诸如针头等,尤其是酒精棉球,以免筒盖混淆,造成试纸受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不要过于偏执的去追求降血糖或者某一方面,均衡的科学的治方案才是环节病情的上上之策。

查看原文>>
搜索更多专家答案 >>
看了又看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