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病情描述:我有个5周岁半的孩子发烧第1天10月3日抽血做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4100、中性46%、淋巴25%,C反应蛋白0,发烧第3天10月5日(饭后抽血)血常规白细胞2300、中性22%、淋巴60%、C反应蛋白0、心肌酶谱正常、谷丙转胺酶50(正常0-45)、谷草转胺酶58(正常10-50)、血小板12万,中间吃了4次的退烧药(美林),第三天晚上烧退,第5天10月7日中午又出现低热1次,做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600、中性42%、淋巴43%、单核细胞12%、血小板9.4万,10月7日晚上烧退,咳嗽增多、有少量痰,淋巴节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10月10日做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400、中性17%、血小板13万,10月16日复查血常规血小板40万、白细胞7800、中性粒细胞42%、淋巴细胞42%、红细胞、血色素均正常,血涂片显示血小板未见明显异常,10月17日心脏B超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出口宽分别是2.3、2.2,当地医生在发热第3天及现在作体格检查都示见明显异常,发热第3天出现眼结膜一过性兖血一天,无其他症状,从发烧到现在无特殊用药。10月5日脸上出现一粒小风团,一只手的手背上出现少量细小粒状皮疹,搔痒感明显,过了一阵子小风团及细小粒状皮疹均消失,后来未出现过到10月20日脸部和一脚踝上又出现一粒小风团,红痒,一天内消退。我发现孩子发热后过两周开始到现在只有一个手指和脚趾背第一节有很小的一块脱皮,不是在甲床交界处,平时也有脱皮现象,10月22日原卡介苗接种处出现痒要挖未看见红斑只见有白色突起的小疤痕,过一会儿不痒了(有过敏体质)想得到怎样的帮助:1、上述情况象病毒感染呢还是象链球菌感染呢?(7-8月份曾先后出现过三次短暂发热,均第二天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均正常。)2、无关节痛,从血象表现和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正常来看应该不象链球菌感染吧?3。血小板一过性增高是不是病毒自愈后的增多?会不会过一阵子会自行回复正常值呢?还需要复查吗?4.退烧后好几次吃饭吃了一半说肚子痛过几分钟就好了,以前也偶有,但次数没发烧后这么多,需要用药吗?
查看原文>>问:岁病情描述:9岁,2009年11月眼睑、四肢浮肿,发热,曲靖一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住院20天后好转出院,抗O高,注射苄星青霉素至今还高(238)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注射苄星青霉素至今还高(238)怎么办?
王志新主任医师:病情分析:你好,这种情况一般的情况是有链球菌感染的情况引起的这种症状的。意见建议:这种情况一般的情况来说,往往是还是需要接着用药治疗的。另外是可以配合中药的治疗的。注意保养的。饮食清淡的,保持心情舒畅。不要劳累、着凉的。
查看原文>>问:小儿链球菌感染,抗o阳性,用青霉素和阿齐霉素治疗18天,抗o还没下来,怎么办小儿链球菌感染,抗o阳性,用青霉素和阿齐霉素治疗18天,抗o还没下来,怎么办
杨彩英副主任护师:好朋友,你家宝宝这种情况请问你治疗后抗癌有所下降吗?是没有完全降下来,还是一点也没有降的如果有下降的话就说最有效可以继续用药,不过阿奇可以停几天再继续住。
查看原文>>问:小儿类风湿,链球菌感染,关节肿痛,c蛋白过高病情描述:患者男,7岁,关节肿痛,接近一年,伴有红斑点,长沙儿童医院,湘雅医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过敏,医生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小儿类风湿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治疗比较好,去哪里治疗更好,可以介绍权威的专家吗
段婷主任医师:病情分析:本病以2~3岁及8~10岁两个年龄组为发病高峰,女孩多见。临床起病可分为下述3型,临床表现包括关节与关节外症状。 (一)全身型 又称急性发病型,2~3岁幼儿多见,约占儿童类风湿病的10%~20%。 1.发热 发热是其主要特征,体温多高达39~40°C,呈弛张热型,热甚时患儿呈重病容,热退后玩耍正常,发热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2.皮疹 发热期常伴有一过性多形性皮疹,随体温升降而时隐时现。 3.关节炎 发热时多数患儿有一过性关节炎,或仅为肌痛、关节痛,易被全身症状掩盖,热退后关节症状随之消失,以膝关节最常受累,手指关节,腕、肘、肩、踝关节也常受侵犯。仅有少数患儿转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 4.肝脾淋巴结肿大 约半数病例有肝脾肿大,可伴经度肝功能异常,少数可出现黄疸。多数患儿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腹痛。 5.胸膜炎及心包炎:约1/3以上患儿出现胸膜炎或心包炎,但无明显症状,一般不需处理,偶见大量心包积液需减压治疗。 (二)多关节型 多见于学龄儿童,该型约占儿童类风湿的30%~40%,受累关节多在4个以上,有RF阴性和RF阳性两类。本病起病缓慢,常有低热、纳呆、消瘦。关节病变多先累及膝、肘、踝等大关节,先呈游走性,然后固定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出现关节肿痛和活动受限,膝、踝、腕关节腔内可有渗液。波及小关节时则出现指趾关节的梭型肿胀、关节晨僵,是本型的特征。关节病变大部分反复发作,多次受侵关节的周围组织发炎变厚,皮肤肌肉萎缩,最终病变关节发生畸形和强直,并固定于屈曲位置。 RF阳性患儿中50%关节症状严重,类风湿结节常见,75%的病例抗核抗体阳性;RF阴性者,关节症状较轻,类风湿结节少见,抗核抗体仅25%阳性。 (三)少关节型 该型较为多见,占40%~50%,全身症状轻微,有低热或无热,往往只出现单个关节症状,一般不超过4个关节,且主要累及膝、踝、肘等大关节,无严重的关节活动障碍,RF阴性。本型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尤其多见于女性患儿,虹膜睫状体炎可持续活动,表现为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可因虹膜后粘连,继发白内障、青光眼而致严重视力损害,其中约2/3患者抗核抗体阳性。有的本型患者可出现髋及骶髂关节受累,甚至累及脊柱发展为强直性脊椎炎,后者与HLA-B27相关。 【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患儿可有轻中度贫血,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全身型者可达(60~70)×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血沉加快,C反应性蛋白、黏蛋白大多增高。IgG、IgM、IgA均增高,血清抗核抗体与RF的阳性率与临床类型相关。补体CH50及C3仅在严重病例可能下降。HLA检测有助于预后估计与强直性脊椎炎的早期诊断。 【X射线检查】 病程早期X射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晚期可见到关节间隙缩小和骨质破坏。当关节软骨破坏后,可见两骨间的关节面融合,并可见到骨膜反应和关节半脱位。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有以小关节为主的对称性关节炎,晨僵、关节畸形等典型症状诊断不难。对于以急性发热的全身型JRD以及仅累及单个大关节的JRD诊断较为困难 ,应与败血症、风湿热、感染性关节炎、急性白血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相鉴别。凡典型的全身症状或关节炎持续6周以上,能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考虑本病。 指导意见:(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增加营养,采取有利于关节功能的姿势。有关节变形、肌肉萎缩、运动受限等病变时则应配合理疗、按摩和医疗体育,必要时做矫形手术。 (二)抗炎药物治疗 治疗JRD主要是应用抗炎药物,根据药物作用长短分为快作用(非甾类抗炎药)类、慢作用(病情缓解药)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1.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 治疗JRD的常用药物。①萘普生:为高效低毒抗炎剂,长期服用耐受良好,剂量为10~15mg/(kg·d),分2次口服。②布洛芬:对各种类型JRD有效,剂量为50mg/(kg·d ),分3~4次口服。③吲哚美辛(消炎痛):用于全身型JRD和严重多关节炎型,剂量为0.5~1mg/(kg·d),分2~3次口服,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④双氯芬酸(扶他林):是一种新型强效消炎镇痛药,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少,个体差异小,可有效地控制全身性JRD的发热并改善关节症状。剂量为1~3mg/(kg·d),分3~4次口服,长期服用无蓄积作用。⑤阿司匹林:我国类风湿病人对它耐受性差,目前已较少应用,开始剂为80~100mg/(kg·d),分4~6次口服,经7~10d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治疗JRD曾有致肝损害和Reye综合征的报道。在用上述药物期间应注意毒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和血象改变。 2.病情缓解药(DMARD) 如NSAID类治疗3~6月无效,应加用治疗类风湿的二线药物,即病情缓解药。这些药常需用2~3月才显效,常与NSAID合用。①羟氯喹:5~7mg/(kg·d),1次顿服。②青霉胺:开始5mg/(kg·d),两周后渐增至10mg/(kg·d)。③氨甲蝶呤:每周1次口服,0.25~0.4mg/kg。④金制剂:注射用药较口服更为有效,如瑞得(Ridaura)0.1~0.2mg/(kg·d),一次顿服。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不作为首选或单独使用药物,仅用于JRA全身型应用足量的非甾体抗炎药和氨甲蝶呤与病情缓解药未能控制病情的严重患儿或伴虹膜睫状体炎者。一般用泼尼松1~2mg/(kg·d),分次服用,待症状基本控制、血沉恢复正常后渐减量,长期应用不能防止JRD关节病变的破坏过程,且可能促使无血管性软骨坏死及生长延迟。 4.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上述药物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或伴有严重合并症的重症JRD。常用:硫唑嘌呤1.5~3mg/(kg·d),分2次口服;环磷酰胺2~2.5mg/(kg·d),可单独用或与激素联合适用,应注意副作用。 不过我建议您还是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医生询问: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