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姜(骨碎补)

崖姜(骨碎补)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的
综合评分:  (5.0)
规格: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崖姜
通用名称:骨碎补

适应症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

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主要成份

槲蕨根茎含淀粉16.4%、葡萄糖5.37%,还含柚皮甙。

性状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规格

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

药物相互作用

-

不良反应

-

禁忌

1.阴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2."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3."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 4."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注意事项

-

储藏

密封,置阴凉处。

批准文号

分布于中国、朝鲜南部及日本;国内:辽宁、山东、江苏、台湾

生产企业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的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是参考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药品库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药品库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药品、产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的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