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躁狂症 躁狂症属于精神病吗 更新时间:2016-02-24

躁狂症患者由于受到病前的人格,或者一些疾病的症状的影响,患者会产生对酒的依赖以及对药物依赖也会增加。在患者躁狂状态时,由于容易受外界激惹,从而冲动控制的能力会变得较弱,进而做出非理智的行为。那么,躁狂症最近是什么病呢?是否属于精神病呢?

在医学上,躁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该病主要是因为人的情感和情绪出现发生重大变化,严重的躁狂症表现为日常生活无法进行自理,躁狂症在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中的一个独立的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者容易激惹为主要的临床相,并伴随有精力旺盛、言语增加、活动增加,严重时可能伴有幻觉、乱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的症状。躁狂发作的时间一般需要持续一周以上才能缓解,一般是呈现发作性的病程,躁狂症每次发作后都会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性缓解期,因此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躁狂症在临床上,发病年龄一般是比较早的,躁狂症多在45岁以前会发病,首次躁狂发作一般是发生在青年期,躁狂症的起病一般较急,可在数日内发展到疾病的状态。成年的发病者需要仔细询问既往是否有过不典型的、轻度而且短暂的抑郁情况,如果有,应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症的出现倘若不加以治疗的话,就会有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情况,而长期的反复发作,容易导致躁狂症患者的疾病出现慢性化等情况。

由以上内容可以了解到躁狂症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了解到躁狂症是属于精神病疾病。躁狂症患者可能会比较轻率的行为、不顾事后的后果,挥霍无度、盲目投资,乱交朋友、伤人以及毁物等各种情况。因此,一旦确诊患上躁狂症,就应该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