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
(一)分清寒热虚实水疝,以寒湿之邪侵犯足厥阴肝经致病者居多,故寒证、实证常见,但后期则可出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证及热证。寒者,以寒湿之邪滞于肝脉而致阴囊坠胀,腰部发冷为特征;热者,湿热下注肝经而致,以发热,阴囊、睾丸肿痛为特征;虚者,因肾阳不足,脾虚失运,以畏寒,面色萎黄,倦怠,阴囊增大,状如水晶为主证;实者,因睾丸外伤、丝虫感染,肿瘤压迫,慢性炎症等导致气滞血瘀,水湿下注,聚而不散,常见阴囊肿大,皮色青紫,触压痛,积液呈米泔水样,舌质紫暗,脉涩等症。
(二)洞察疾病转归在辨寒、热、虚、实的同时,洞察疾病转归。如水湿下注疝,郁久化热,可转为湿热疝;湿热疝反复发作亦可发展成为血瘀疝。要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不失时机地辨证论治。
(一)水湿内结证
1.临床表现:阴囊逐渐肿大,状如水晶,不红不热,触之有囊性感,或伴情志不舒、阴囊隐痛,痛无定处。舌淡苔薄白,脉弦缓。
2.证候分析:长期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水湿内结,下注阴囊,故见阴囊逐渐肿大,状如水晶,触之囊性感,阴囊隐痛无定处,舌淡苔薄白,脉弦缓均为肝气郁结之象。
(二)寒湿内结证
1.临床表现:阴囊肿胀,坠感明显,或下腹部不适、活动不便,阴茎隐缩,或阴部寒冷,身重而冷。舌淡苔白,脉沉滑。
2.证候分析:外感寒湿或寒湿内生,结于阴囊,则见阴囊肿胀,坠感明显,影响活动;寒主收引,故见阴茎隐痛;寒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见阴部寒冷或身重而冷。舌淡苔白,脉沉滑均为寒湿内结之象。
(三)湿热蕴结证
1.临床表现:阴囊单侧肿大,皮肤色红,灼热,潮湿,睾丸肿痛,或伴全身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脉弦数。
2.证候分析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郁久化热,蕴结睾丸,则见阴囊单侧肿大,潮湿灼热,睾丸肿痛,甚至引起全身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脉弦数均为湿热蕴结之象。
(四)肾虚水滞证
1.临床表现:阴囊肿胀,日久不消,阴囊及小腹冷痛,伴腰酸膝软,溲清便搪,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2.证候分析:素体肾虚,或久病伤肾,气化不行,水湿下注阴囊,故见阴囊肿胀,日久不消;肾气不足,温煦无力,则阴囊及小腹冷痛;腰酸膝软,溲清便溏,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均为肾虚之象。
(五)虫积阻络证
1.临床表现:有丝虫病感染史,或见下肢象皮肿,阴囊肿大,皮肤增厚,表面粗糙,失去弹性及收缩力,积液呈米泔水样,面唇部有虫斑,舌淡体胖,苔白稍腻,脉沉滑。
2.证候分析:感染丝虫,阻滞肝经脉络,津液流行受阻,故见阴囊肿大;皮肤得不到濡养,故见皮肤增厚,表面粗糙,失去弹性与收缩力;精浊不分而外溢,故见积液呈米泔水样;面唇部虫斑,舌淡体胖,苔白稍腻,脉沉滑皆为虫积阻络之象。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主要应与睾丸鞘膜积血及积糜、精索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精液囊肿、睾丸肿瘤、睾丸梅毒、阴囊血肿和阴囊皮肤水肿相鉴别。
(一)睾丸鞘膜积血、鞘膜积糜有睾丸鞘膜积液一般表现为不透光。鞘膜积血常有急性损伤史,阴囊皮肤可出现瘀斑,局部疼痛严重。鞘膜积糜常有阴囊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无弹性及收缩力,阴囊增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穿刺检查乳糜积液呈乳白色,常可找到微丝蚴。
(二)精索鞘膜积液体积较小,可为多囊性,沿精索的走行生长,其下方可触知正常的睾丸及附睾。下牵睾丸或精索时,肿块随之下移。
(三)先次性鞘膜积液亦称交通性鞘膜积液,由腹股沟管伸入阴囊所致。积液量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平卧时或挤压积液处,积液量可不断减少乃至消失,俟直立后,积液量又可逐渐增多。
(四)婴儿型鞘膜积液阴囊内囊性肿块,呈梨形,在腹股沟处逐渐变细,睾丸、附睾、精索均不易触及。外环口因积液压迫而扩大,不与腹腔相通,积液量与体位无关。
(五)腹股沟斜疝有阴囊内肿物,但平卧位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阴性,咳嗽时有冲击感。叩诊鼓音,偶可闻及肠鸣音,能扪清睾丸及附睾,肿块上方们不清精索,腹股沟皮下环增大松弛。
(六)精液囊肿阴囊内有囊性肿物,常位于睾丸后上方,与附睾上极相连,一般体积较小,睾丸可清楚扪及。穿刺囊肿液呈乳白色,镜检内含有精子。
(七)睾丸肿瘤睾丸弥漫性增大,形态可异常,触之实性感、沉重感,质地坚硬,无弹性,透光试验阴性,查血清AFP、HCG常增高。
(八)睾丸梅毒也有阴囊内肿块,但睾丸肿大并有结节,质硬、无感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有冶游史。
(九)阴囊血肿有明显外伤史,肿物迅速形成,全阴囊增大,阴囊皮肤有瘀血斑,张力大,压痛明显。
(十)阴囊皮肤水肿多重病卧床,阴囊呈弥漫性肿大,液体积在阴囊皮肤、皮下,睾丸、附睾正常,多有腹水及下肢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