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和脾湿有什么区别

2024-03-25 10:01:32

马正业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众所周知,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一旦人体内部出现问题就会反映到身体外在,身体会产生各种不适症状,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脾脏出现问题就是脾虚,把脾湿和脾虚混为一谈,在中医上大有区别,那么脾虚和脾湿有什么区别?

脾湿和脾虚有什么区别。

主要看肤色,因为脾主黄,脾虚人群常见面色偏黄,所以南方人常面色偏黄,并皮肤松弛。脾开窍于唇,如果唇色偏暗且黄,身体沉重,晨起乏力慵懒一般为脾虚表现。脾湿是外邪感染所致,常表现为大便糖稀、粘滞,容易腹胀,口气重。但是脾湿不一定脾虚,有可能是因为吃了过多生冷瓜果引起的,长时间的脾湿可能会导致脾虚。

脾虚的女性在饮食上需要注意避免生冷刺激,特别是生活在岭南地区的女性,要尽量避免冰镇饮料、生冷瓜果等。夏天时吃辛辣刺激食物搭配冰镇饮料时,使湿热淤积体内,容易造成湿疹、痛风等。

穴位治疗对脾虚是有帮助的。湿气体质是肿瘤体质,容易藏污纳垢。脾虚时常见双下肢沉重,乏力慵懒,足三里、三阴交(足内踝上四个手横指胫骨内侧)、血海、阴陵泉等穴位,经常拍打按摩可以起到调理脾虚的作用。

不少女性在产后会开始出现面色黄,长斑的情况,从中医的角度主要是脾虚造成的。脾主黄,脾虚人群常见面色偏黄并皮肤松弛。肝主抒泄情绪,特别产后大量耗心血,面临身份的转变,所以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暴躁。当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很容易表现在脸上,形成妊娠斑、黄褐斑等。所以从中医角度分析,产后出现面色黄,长斑与肝气郁结、脾虚有关系。

寒湿困脾健康指南
服寒湿困脾中药后好多屁放
寒湿困脾是中医的一种生理病理状态,具体指寒湿邪气困阻脾胃,导致脾胃阳气不升,脾胃功能受阻而引起的一种证候群。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便溏、泄泻、食欲不振、四肢困重、倦怠等。治疗寒湿困脾证当用健脾燥湿类的中药或方剂,该类中药或方剂大多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等原因,故而服用之后会出现肠道排气量增多的情况。...
痰湿困脾与寒湿困脾的区别有哪些
在生活中,尽管“湿气重”这个词十分常见,但常常有人无法分清痰湿与寒湿。下文将从引发原因,临床表现,调理方法等方面来使得大家能够鉴别痰湿困脾与寒湿困脾。患有痰湿困脾或寒湿困脾的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听取医生的建议调理好身子。...
寒湿困脾能引起胸闷气短吗 寒湿困脾的常见症状揭晓
中医上将寒湿困脾主要是指寒湿内盛,阻困中阳之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多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除此之外,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舌苔变白以及早起不适,湿气重等症状。此时需要到医院查明病因后,才能对症治疗。...
体内寒湿和痰饮困脾有什么不同
体内寒湿主要是体外寒气侵入到身体内引起的,痰饮困脾主要是脾的阳气不足导致脾功能降低引起的。除此之外,两种的症状也不同,前者会引起上火或者体内湿气比较重,体重增加等症状。后者则表现为口干、痰多以及厌食等症状。...
脾阳虚和寒湿困脾的区别有哪些
寒湿困脾证与脾阳虚证之间存在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手段的不同。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夹杂,所以治疗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症状表现,偏向脾阳虚更多使用健脾阳的方法,偏向寒湿困脾更多使用散寒利湿的方法。...
寒湿困脾与脾虚湿盛的区别有哪些
脘腹胀满、肢体水肿、大便溏薄可以因阴寒偏盛、水湿不化而导致,也可以因为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导致。前者一般辨证为寒湿困脾,后者辨证为脾虚湿盛,它们之间具有病因、病机、症状的不同。治疗时寒湿困脾采用散寒利湿的方法,脾虚湿盛采用健脾祛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