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2013-03-24 21:31:52

陈宇飞 主治医师 国药同煤总医院

按起病急缓可分成急性型、亚急性型与慢性型三种类型。

1.急性型 这种类型通常来源于血液途径播散。患者起病急骤,有畏寒、寒战及高热,体温可达40℃,毒血症症状明显。腰背痛或颈背痛明显,卧床不起,不能翻身或转颈。椎旁肌肉痉挛明显,并出现叩击痛。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达数万,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并有中毒颗粒,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高热可持续2周以上,部分病例出现肢体瘫痪。大型腰大肌脓肿可在腰部或流至股部时被触及。此类病例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至少在1个月后才出现椎体内虫蚀状破坏。一旦出现X线征象后,骨破坏迅速发展,椎体形状不对称,成楔状改变,密度浓白成硬化骨,并向邻近椎体蔓延,使椎间隙变窄,并可见有椎旁脓肿。最后,形成骨桥或椎体间骨性融合。CT与MRI检查可以提前发现椎体内破坏灶与椎旁脓肿。

2.亚急性型 这类病例通常在近期内有过腹腔内炎症或腹内手术后感染病史。在感染病灶控制后或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出院后不久发生腰背痛及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毒血症症状亦比较轻微,有血白细胞计数增加和血细胞沉降率加快。本病的病理变化发生在椎体的边缘,因此早期的X线检查往往没有阳性发现,X线表现往往延迟到1~2个月后出现,表现为椎体边缘破坏和椎间隙变窄以及进行性骨硬化。这类病例的致病菌大都毒性比较低,或是患者的机体抵抗力比较强,因此整个病程表现为良性过程。

3.慢性型 起病隐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腰背痛,没有神经根症状,体温不高,或仅有低热,状如结核,血白细胞计数不高,但血细胞沉降率可增快。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1~2个月后椎体呈对角线状,有半个椎体密度增高,出现骨硬化表现。随着病变发展,椎间隙进行性变窄,通常需半年之久。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往往被诊断为转移性硬化性骨肿瘤。用抗生素后症状会改善,但会反复发作,因此整个病程表现为慢性迁延性病程。

1.急性型 起病急骤,有高热及毒血症症状,血培养往往可以检出致病菌。早期发现病灶有赖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而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可以表现出炎性异常信号和骨破坏。

2.亚急性型 如有过腹腔内炎性病变病史或腹内手术后感染病史,可以提醒诊断。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健康指南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病因及治疗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现代社会中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对于该疾病的临床研究已经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通...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足量广谱抗生素 早期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血培养可以帮助检出致病菌与挑选合适...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部分病例可并发肢体瘫痪。...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还必须与脊柱结核相鉴别,部分儿童椎体结核起病时亦可有高热,椎体破坏成楔形并有椎旁脓肿形成。但...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培养阳性及血沉增快。   放射性核素显像:MRI检查...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按起病急缓可分成急性型、亚急性型与慢性型三种类型。   1.急性型 这种类型通常来源于血液途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