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11:53:44
中耳积液,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当耳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阻塞,患者的分泌物不能透过耳腔流至鼻腔排出,而是停留在中耳腔内,便形成中耳积液。
病理病因:急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平直,且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这会引起耳咽管炎症,当细菌再一步进入中耳,就出现了中耳炎。另外小儿饮食时易发生呛咳、呕吐,食物也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而产生炎症。此外鼓室积液,应该是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但自听增强(即听自己声音变大);耳鸣;出现鼓室积液后,耳闷感增强;可有轻微耳痛。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如有继发感染史,应去除感染。同时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喷鼻或用减充血剂滴鼻,时刻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必要时,可使用激素疗法。如出现鼓室积液,可根据积液多少而进行鼓膜穿刺抽液治疗。如久治不愈或反复出现耳鸣、耳闷,则需进行鼻咽镜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的可能。
意见建议:建议可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注意休息,疏通大便。鼓膜穿孔后可以口服抗生素,如严迪,一次2片,一日2次,坚持服用7-10天。配合双氧水和抗生素滴耳剂点耳。炎症控制3个月后可以进行鼓膜修补手术。慢性中耳炎耳朵积水应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