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绪障碍如何分类

2020-09-22 11:38:19

郑志君 副主任医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童年情绪障碍发生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早期表现为焦虑或恐惧。目前,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情绪障碍不是一个正式的诊断术语,因为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标准化的指南。因此,患儿被诊断出患有情绪障碍时,应该先进行检查,详细的了解一下疾病,区分清楚童年情绪障碍的不同类型。

第一、恐怖症属于童年情绪障碍中的一种,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害怕毛绒玩具、害怕雷声以及害怕在黑暗的房间里。

第二、强迫症类型,表现为患儿具有无法控制的重复性思维,这时患儿会有反复开门,反复做一件事情的行为。强迫症的心理情绪状态和其他的类型完全不同,这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患者知道自己有强迫的心理行为,但却又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三、社交性情绪障碍表现为患儿害怕与他人相处,害怕外出后与他人接触,看到他们后会脸红。这种社交型情绪障碍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有效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一些儿童时期的情绪障碍可能会持续到成年,尤其是强迫症、社交恐惧和社交焦虑、精神分裂症都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不过,这些情绪障碍只要合理治疗,预后效果相对较好,大部分患儿病症经过调整后,就不会再复发,也不会转换为其它病症。因此,在帮助患儿改善疾病的过程中,要让儿童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更要有家人的陪伴和呵护。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障碍是儿童社会和情感发展的核心,这时患儿只有两个反应,快乐和不愉快。因此,患儿在儿童时期,对母亲的依恋和对陌生人的恐惧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患儿与家人在一起时,就会微笑,但遇到陌生人时,就会有明显的痛苦反应。以上这些不同的童年情绪障碍类型,都应该根据早期的表现来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