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停搏的病因知识

2015-07-21 21:26:49

王相立 副主任医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窦性停搏这种疾病我们在临床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其实我我们有时候患有了一些不可逆的疾病之后,为此接受疾病的处理和治疗。也会接受一些不正规的疾病处理,这样对于处理窦性停搏这种疾病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1)继发于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之后的短暂性窦性停搏(2~4秒) 最常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刺激迷走神经以及药物治疗或食管调搏术超速抑制后,室上性心动过速被突然纠正后而发生的窦性停搏,多为短暂发生。

  (2)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或中毒可致窦性停搏 如洋地黄、奎尼丁、利舍平、胺碘酮等。普罗帕酮(心律平)、莫雷西嗪、氟卡尼、安他唑啉、三磷腺苷(ATP)。

  (3)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对窦房结功能抑制作用致窦性停搏 例如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刺激咽部、气管插管等。正常人有时也可发生。

  (4)心脏外伤或心脏外科手术时损伤窦房结 可于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窦性停搏。冠状动脉造影等也可导致窦性停搏。

  (5)高血钾、低血钾亦可引起窦性停搏。

  其实我们为了窦性停搏患者更多的舒适度提高,我们为了窦性停搏的疾病处理效果提高,当然了患者及其患者的家属也需要做好配合处理,只有这样对于窦性停搏的疾病处理角度我们考虑到的更加,才会达到一定的疾病处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