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额外心音和心脏杂音?

在病程中心脏杂音的性质可随病变的变化而变化,如在短时间内杂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提示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杂音的性质虽可反映病变的性质,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能使杂音失去其典型的性质而影响诊断。如随着病情的发展,二尖瓣狭窄逐渐加重,严重狭窄时二尖瓣口甚至呈针尖样,临床上听不到典型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如果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则有可能被漏诊。另一方面,若同时间内有两个性质不同的杂音,则可肯定有两个不同的病变同时存在,应认真、细致地检查。为提高听诊效果,应注意合理使用听诊器。听诊器钟型体件适于听取低频的声音,如二尖瓣狭窄时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膜型体件能滤过部分低频声音,而适于听高频的声音,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为了听到低频的杂音,钟式听诊器应该紧贴体表,在一定压力下产生一个空气密闭腔以排除外界杂音干扰。压力过大则皮肤被绷太紧,相当于起到膜的作用,使低频声音难以听到。除选择听诊器体件外,听诊时还可选择性地改变听诊器体件的压力,以辨别低频及高频声音。如果杂音在很小的压力下能听到,而加大压力声音消失,则提示这种杂音是低频的。

杂音对判断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但不能单凭有无杂音来判定有无心脏病。健康人在某些条件下(如运动、发热、妊娠等)可出现杂音;而有些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可没有杂音。在分析杂音的临床意义时,须注意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杂音。功能性杂音(functionaltour-mur)通常是指产生杂音的部位没有器质性病变,器质性杂音(organicmurmur)是指病变部位的器质性损害所产生的杂音,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舒张期杂音绝大多数为器质性杂音,因此仅将收缩期杂音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杂音。

心脏病患儿的饮食要富于营养,而且应易于消化,应有足够的蛋白质及热量,最好给予牛奶,蛋类,豆制品等,以满足小儿生长和机体代谢的需要.蔬菜,瓜果中有丰富的钾,镁及维生素,对心脏有好处,而且可防止便秘,应给患儿适当多吃些.饭后因肠道血流量增多而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心脏病患儿每餐宜少量,每日可进餐4~5次,切忌暴饮暴食,餐后要休息,小婴儿耐力差,吃奶易疲劳,所以应耐心喂,必要时要延长每次喂奶时间.为了避免患儿呛咳,要抱着小儿或半卧位喂奶,有浮肿的患儿,应少吃盐或不吃盐.
  以上是对“怎样区分额外心音和心脏杂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