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男 40岁 2016-02-06 02:17:35

病情描述:

患者信息:男 48岁 河北 唐山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今年三月份发现患病,起初被误诊治辽半月后发现有黄胆症状(眼白黄,皮肤黄,尿黄),之后换医院就诊检查确认为戊型黄胆型肝炎,在院治疗一个多月后好转,医生也建议出院了(5.1日)。期间在家养病并吃些中药调理(注:他本身有糖尿病史,所以医生建议他边吃降糖药边治疗,因为他一吃药血糖很容易升高。)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希望指导一下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养病时还需要注意什么?胆红素为什么又都高了?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期间每月检查一次干功,检查情况: 5月29日 葡萄糖:17.24 谷丙转氨酶:23 谷草转氨酶:21 总胆红素:40.7 直接胆红素:24.9 间接胆红素:15.8 总胆汁酸:2.0 6月27日: 葡萄糖:5.36 谷丙转氨酶:21 谷草转氨酶:25 总胆红素:14.0 直接胆红素:8.2 间接胆红素:5.8 总胆汁酸:3.7 (期间有人建议停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至阳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或太冲透涌泉)胆俞.
   配穴:发热加曲池;胁痛加期门太冲;恶心呕吐加内关;黄疸甚加阳纲;腹胀加天枢.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两对透穴可轮换应用每次用一对配穴据症选加.针用泻法刺激可较强但不宜超出病人耐受程度.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运针2~3次.每日针1~2次14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有关报道451例中临床有效率为80~100%[5~813].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大椎腹股沟淋巴结肝俞胆俞脾俞.
   配穴:腹胀纳差加足三里;尿黄加三阴交.
   (二)治法
   大椎穴先垂直刺入然后退出至皮下再向左右斜刺入3~4毫米(应注意避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使针感传至左右肩部后施泻法不留针.腹股沟淋巴结刺法:触摸到淋巴结后以左手拇食指固定右手持针快速刺入淋巴结中略作提插捻转待针感沿淋巴管传道即出针以取右侧淋巴结为主亦可双侧交替.肝胆脾俞刺法:针尖以45°角向后正中线刺入略向上方(相当于横突间)行提插捻转手法待肝区出现抽动时起针.上述刺法均于每穴得气后提插结合小捻转手法运针3~5次不留针.日行1次不计

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炎:临床实践证明,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卧床休息、注意营养、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外,以下方法可加速黄疸的消退。
  ①水冲击疗法: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往往有水的代谢失调,组织内有水分潴留现象。在用汞利尿剂或双氢克尿塞(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低钾)使潴留的水分充分排出,同时让病人另饮水,或输给较大剂量维生素C(一般加入2000~3000mg)的葡萄糖液,以移换排出的水分。如此反复施行,可冲洗瘀积在肝内、血液内及组织内的胆红质,使之由尿排出,从而缩短黄疸期。具体方法是:a. 清晨空腹饮水1500ml,于30~40分钟内饮完,然后肌肉注射 1ml撒利汞,每隔3~4日1次,5~6次为1疗程。b. 输给10%葡萄糖液1000ml,内加维生素C 2000~3000mg和氯化钾1~2g,每日1次(酌给双氢克尿塞促进利尿效果),10~12次为1 疗程。
  ②引流:十二指肠引流,通过利胆排出毒素,有加速黄疸消退的作用。
  ③中医中药:茵陈蒿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对黄疸型肝炎有良好效果。方剂中加入利胆(如郁金、姜黄,重用柴胡等)、消炎(二花、丹皮,辨证酌用黄柏、黄连

肝病是内因与外因结合产生毒性注使肝细胞变异(称肝炎病毒)。毒性过强在短时内病情来的突然,急剧恶变(称暴发型肝炎),其余是有乙肝患者在近期出现不良反应(称慢性病急性发作)。这两种病情唯有请用现代医学帮助,维持人体能量,有效到控制病情恶化,病情稳定后转换中医彻底治愈。
   黄疸肝炎是西医的甲型肝炎,中医的三十六种黄食其中的一种(有传染性)。这种肝炎用民间医生内服合并外洗疗效比较满意,大约治疗20多天到30天就可以了。以慎重起见,有个别人可转用中医治疗,中医用护正驱邪,恢复健康较为好.若治疗不当丶误治丶失治拖延日久不彻底超过半年时间为慢性肝炎(乙肝).
   现代医学认为,乙肝治愈分三个标准,临床治愈.基本治愈和彻疷治愈三种.所谓临床治愈是针对发病状态的乙肝病人而言,乙肝病人经过治疗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即可判为临床治愈;基本治愈是指乙肝病毒的主要复制指标检测呈阴性,肝功能正常,并且能够持续一年以上者;彻疷治愈是指乙肝病毒的所有指标转为阴性,肝功能检查未见乙肝病毒存在者.从目前情况看,临床治愈相对容易,而基本治愈难度极大,彻疷治愈几乎不可能。
   中医
  以上是对“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