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女 58岁 2016-02-23 16:46:47

病情描述:

颈椎MRI平GRE+FSE+SE+IRFSE序列矢状位+轴位影像所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序列尚规整颈椎见骨质增生现象颈4/5、5/6、6/7椎间信号减低并向后方突出硬囊膜受压颈5/6、6/7水平脊髓后缘见弧形压迹颈3--7椎体及胸3--5水平脊髓圆椎见条束状长T1长T2及边缘短T2信号影印象:1、颈4/5、5/6、6/7椎间盘突出变性并小关节增生或黄韧带肥厚2、颈椎退行性改变3、颈髓异常信号考虑:脊髓空洞症?(建议结合MRI增强扫描)想请各位专家根据磁共振片子所描述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脊髓空洞症如果是该如何治疗?

心理护理首先取得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向患者家属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其从思想上有所准备同时应该注意掌握恰当的语言交流技巧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担心
   护理人员热情、耐心地劝导患者使其认识到治疗疾病是当务之急身体降是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的根本同时病人的心理护理还要动员家庭和工作单位安排好患者所牵挂的人和事尽量减少患者的后顾之忧并向患者介绍手术经过及术后康复的病例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脊髓空洞是脊髓内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形成管状空隙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感觉异常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或可有麻木感严重者手被烫伤或刀割伤而不知觉
   二是运动异常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力量下降手部肌肉萎缩严重者小指及无名指不能伸直手呈爪形可并有下肢力量下降
   三是植物神经症状如一侧肢体和躯干皮肤干燥少汗等其他还可能伴有疼痛等症状发病年龄通常为20~30岁偶发儿童或成年后
   此病起病隐浅、发病缓慢甚至觉察不出来随病情发展渐出现手部肌肉萎缩下肢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所以一旦确诊即说明已到了一定程度应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病情分析: 你好,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有:1.感觉症状 根据空洞位于脊髓颈段及胸上段,偏于一侧或居于中央,出现单侧上肢与上胸节之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存在。该症状也可为两侧性。2.运动症状 颈、胸段空洞影响脊髓前角,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弛缓性部分瘫痪症状。表现为肌无力及肌张力下降,尤以两手的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严重者呈现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经下行根受影响时,多发生同侧面部感觉呈中枢型痛、温觉障碍,面部分离性感觉缺失形成所谓“洋葱样分布”,伴咀嚼肌力弱。若前庭小脑传导束受累,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及眼球震颤。而一侧或两侧下肢发生上运动元性部分瘫痪,肌张力亢进,腹壁反射消失及Babinski征阳性。晚期病例瘫痪多加重。3.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空洞累及脊髓(颈8颈髓和胸1胸髓)侧角之交感神经脊髓中枢,出现Horner综合征。病变损害相应节段、肢体与躯干皮肤可有分泌异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异常的惟一体征。少汗症可局限于身体的一侧,称之为“半侧少汗症”,而更多见于一侧的上半身,或一侧上肢或半侧脸面。通常角膜反射亦可减弱或消

1546年Esteinne首先描述本病,Charles第一次用脊髓空洞命名,是累及脊髓的慢性进行性疾患,属先天性发育性脊髓异常,内有空洞形成.临床特点是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
   脊髓是人体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受大脑的控制,是连接大脑与全身器官的主要通道,它将来自四肢和躯干的各种感觉冲动,传送至大脑,经大脑分析后发出指令,再传送至肌肉,使它们协调地运动.当脊髓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或者引起低级反射活动的消失,如大小便失禁,腱反射(膝跳反射)消失等.
   脊髓空洞症患者的双手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变特点是脊髓(主要是灰质)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非神经细胞)增生.常好发于颈部脊髓.当病变累及延髓时,则称为延髓空洞症.
   脊髓由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含大量神经细胞)和白质(位于周边,聚集着神经纤维)组成.灰质又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内含有大量运动神经细胞,支配人体的运动;后角内则是感觉神经细胞,支配人体的痛觉和温度觉.而脊髓空洞症的病变大多发生在脊髓的后
  以上是对“脊髓空洞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