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女  2016-02-27 09:21:32

病情描述:

脑出血可能有哪些后遗症?如何护理?我母亲90岁,2个多月前(12月10日)脑出血做了脑部引流术(脑门上方1个眼)手术后,当晚就醒过来,语言没有障碍,但至今没有起床大小便尿了拉了才说,经常便秘或腹泻不愿意起床,一直卧床前些日子经常说些不找边的话,出现幻觉,医生说可能与一些药物有关,停药后基本正常.但最近一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吃不喝,不说不笑,反映迟钝,医生说可能是情绪因素,但不是很像,如果是闹情绪不可能持续这么多天,因为她是一个性情急躁,喜欢说话得人.感到她是想说而说不出,语言有障碍,经过各种检察,生命体征没有问题,但医生还是认为是情绪所致.今天喊了她很多次,眼睛微睁,不说话.没有表情血压不高大小便失禁m她是一个对疼痛很敏感的人,可现在很大的动作翻动,很大的劲按压他的脚和手,好像反应不那么强烈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敬请回答!感谢!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出血,多见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丘脑出血是常见的脑出血类型,占脑出血的20 %~25 %.丘脑出血后会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病理性反应, 出血侧大脑肿胀,脑回宽,脑沟浅,血液可流入蛛网膜下腔.同时,血肿的形成,占用颅脑空间,压迫丘脑相邻脑组织结构,引起颅内压增高,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当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措施,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进入康复治疗期.一般来说,最初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最快,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段时间没有抓紧治疗,往往由于血肿压迫以及释放物质对丘脑周围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损害,而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与出血量的多少和部位有密切关系).常见的主要有一侧身体的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眼球运动障碍,看东西视野减小,情绪和行为异常等.你所说的左侧手脚不好使,很可能是一侧身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同时存在.针对此的康复治疗,3-6个月后疗效较前3月要差,6个月之后的进展会比较缓慢,从时间上来说,你已经有一年多了,治疗需要有耐心,有进步就是好的.
  治疗建议:针灸和康复训练,适当配合理疗,运用一些营养神经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致残因素。缺氧型出血是因缺氧造成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使血液渗出,此型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而损伤型则都发生在出生时,当然在缺氧的基础上更易出现损伤。不可忽视的是剖宫产儿亦可发生颅内出血,且多为缺氧型。
  损伤型颅内出血见于臀位牵引,臀位助产和产钳,胎头负压吸引的颅内出血略少于产钳分娩。损伤型颅内出血都是体重偏大儿,且随体重的增加发生率增高,难产者发生损伤的机率明显大于自然分娩者。而体重越小发生缺氧型机率越多,而体重越大则损伤型越多。故防宫内生长迟缓及早产,防出生巨大儿,以及防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均是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这就要求做好围生期保健。
  轻型颅内出血儿几乎全都存活,后遗症较少,发生率0~10%;中型死亡率5~15%,后遗症发生率15~25%;重型则死亡率高达50~65%,几乎都有后遗症。颅内出血的常见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留有智力落后、运动障碍、癫痫等,多为重残儿。故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应是防残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胎儿宫内窒息,新生儿窒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约有60-7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坚持可靠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还包括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
  以上是对“脑出血后遗症有哪些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