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两个月没

病情分析: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纯母乳喂养,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上出现黄疸。 发病机制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热卡摄入不足。 皮肤黄疸程度从轻度至中度为主,重度少见,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患儿一般情况较好,生长发育正常、肝功能正常,但也有报道母乳性黄疸可致脑损伤的.
  意见建议:无需特殊治疗,目前提倡:1 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监测胆红素浓度;血清胆红素达光疗指征时可光疗。2 血清胆红素小于15mg/dL,不需停母乳,大于15mg/dL时暂停母乳3天,在停母乳期间,母亲需定时吸奶。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的治疗:1.蓝光照射2.用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剂量:5----6mg/kg/日光照治疗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3.中药清热利湿、调气活血、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

病情分析: 你好,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两型。一般在生后4- 5天出现,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 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 3周,然后缓慢下降,3- 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意见建议:治疗上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暂停母乳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就可以了,是不需要断奶的。
  以上是对“母乳性黄疸两个月没”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