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又称为卓-艾综合征,是腹部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胰腺,胰床周围,胃体,十二指肠壁,肠系膜,大网膜,卵巢及肝脏等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胃泌素三角.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按单纯的溃疡病处理,行多次不必要的手术;且多数病人病史较长,体质差,手术耐受性差,更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
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90%以上的胃泌素瘤病人有溃疡病,其典型的临床特征: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和腹泻,并在胰腺或十二指肠处长有肿块.因为肿块能分泌大量的胃泌素,刺激胃壁胃酸的分泌,从而导致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发生多发性溃疡,其溃疡特点有,一是溃疡往往伴有上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二是用药物治疗溃疡效果不显著,停药后经常早期复发;三是手术切除后,溃疡易复发.若手术在没有切除原发病灶的情况下,单纯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则溃疡极易复发.所以,如溃疡病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胃泌素瘤的可能:(1)上消化道有多发性溃疡;(2)溃疡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部位;(3)经足量有效的抗溃疡药物治疗后而无明显效果;(4)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溃疡很快复发;(5)伴有原因不明的腹泻;(6)溃疡病的家族史非常
胃壁共分四层,自内向外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1)粘膜层:即胃壁的员内层,它是由表层上皮,粘膜:肌和肌间组织构成,厚约0.5~0.7毫米.粘膜肌由二束平滑肌纤维组成.表层上皮下面为腺体和固有膜,含有结缔组织基质,浆细胞,淋巴细胞,少数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神经和血管.用胃镜观察胃粘膜为微红的橙黄色,并且有闪光.在空腹时,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当胃被食物充满后,皱襞即变为低平或全部消失.胃粘膜被许多纵横沟分成若干小块,称为胃区.每区有许多小窝,叫胃小凹,胃腺即开口于胃小凹的底部.胃大约有300多万个胃小凹,一个胃小凹底部有3~5条胃腺共同开口.
临床上,胃粘膜皱襞的改变,常表示有病变的发生.分泌胃液的腺体有3种,即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胃腺是胃粘膜上皮向结缔组织中深入凹陷而形成的.它是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粘液细胞3种构成.
胃小弯,幽门部的粘膜较平滑,神经分布丰富,是酸性食糜必经之路,易受机械损伤及胃酸消化酶的作用,所以易发生溃疡.
(2)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组成,起缓冲作用.当胃扩张或蠕动时,
1.胃液分析:有一定价值。本病患者的胃内的壁细胞几乎全部处于最大刺激状态,故对五肽胃泌素的刺激不再发生强力反应,最大酸排量(MAO)无明显增加,使BAO/MAO>60%。
2.血清胃泌素测定(放射免疫法):是特殊的诊断手段,在正常人和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中空腹血清胃泌素为50~150pg/ml,本病常>500pg/ml,甚者高达1000pg/ml。当空腹血清胃泌素>1000pg/ml,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者,可确立本病诊断。
通过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的测定,约95%以上的患者可确立诊断。
3.激发试验:适用于怀疑本病而空腹血清胃泌素轻度升高者。其方法有三种。
(1)胰泌素试验:为激发试验中最有价值者,既省时又少不良反应。
(2)钙输注试验。
(3)标准试餐试验:常以面包一片,牛奶200ml,煮鸡蛋1只,干酪50g(含脂肪20g,蛋白质30g,碳水化合物25g)为标准试餐作刺激剂。进餐后每隔15分钟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的浓度。患者于试餐后血清胃泌素无增加或极少增加,增加
以上是对“怎么治疗胃密素瘤”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