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有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瑞戈非尼片、阿伐替尼胶囊、安罗替尼胶囊等,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是胃肠间质瘤治疗的一线用药,能特异性阻断某些蛋白激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对大多数胃肠间质瘤患者有较好疗效。
2. 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可抑制多个靶点,在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时使用,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生长来发挥作用。
3. 瑞戈非尼片:作为多激酶抑制剂,可阻断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调节肿瘤微环境,用于既往接受过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
4. 阿伐替尼胶囊:针对特定的激酶靶点,对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有良好疗效,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5. 安罗替尼胶囊: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生长,可用于晚期胃肠间质瘤三线及以上治疗,为病情进展的患者带来希望。
使用这些靶向治疗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等综合因素,精准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确定用药剂量。治疗期间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药物疗效和身体反应,适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