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是被覆器官,将口腔内部与黏膜下器官分开。口腔部膜的作用是保护黏膜下器官并接受和传递从外环境来的刺激。由于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查看详情]
在正常人口腔内,由于与外界接触,常有各种微生物存在,为人群共有常驻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一定条件下可致内外环境改变,身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口内细菌增殖活跃,毒力增强,菌群关系失调引起口腔黏膜炎性病变。这些条件是:
(一) 营养缺乏性疾病
如维生素缺乏可致口腔组织结构不良,易于出血,合并感染。
(二)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团可致毛细血管。小动脉闭塞,而致组织梗死。坏死的痂皮紧压黏膜也会阻碍毛细血管血运而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形成溃疡。
(三)全身感染性疾病
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因发热、口干、口腔卫生不良,全身抵抗力下降而易并发口炎。
(四)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因素
如糖尿病患者唾液中糖分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钙含量增高易形成结石造成局部刺激,另外糖尿病血管病变致使组织代谢及结构改变易导致口腔黏膜、牙龈等的炎症。妊娠期黄体酮分泌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使牙龈水肿,而易患龈炎。
(五)机体的变态反应
应用磺胺、水杨酸、巴比妥类药物,可产生口腔黏膜的药物疹。
(六)菌群失调
如久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可使口腔内菌群失调而发生鹅口疮。
(七)机械性损害及化学性灼伤
由于机械性刺激因素,破坏口腔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形成浅表的糜烂和溃疡。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误人口腔,或口腔治疗用药不慎,将酚、硝酸银、三氧化二砷等药物接触了正常口腔黏膜,可使黏膜发生灼伤。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如球菌性口炎、坏疽性口炎等。
2.病毒感染 如疱疹性口炎、唇疱疹等。
3.其他 如念珠菌性口炎等。
(二)理化性损害
如褥疮性口炎、烟草性口炎等。
(三)全身系统疾病的口腔表现
1.感染性疾病 如麻疹、猩红热等继发口炎、舌炎等。
2.营养缺乏性疾病 如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C缺乏等引起的龈炎、舌炎等。
3.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继发龈炎及口腔黏膜坏死。
4.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因素 继发糖尿病的口炎、妊娠性龈炎、月经性龈炎等。
5.其他 如过敏性口炎、汞中毒性龈炎等。
(四)原因不明因素
如复发性口腔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