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治疗怎么做 更新时间:2016-01-23

对于心肌梗死的病人来说,通过各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当中应该怎么进行相关训练是每一个心肌梗死的病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说说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治疗怎么做?

运动康复缺乏标准方案,目前仍然处于多元化的阶段。常用的运动强度是40%~80%峰值氧摄入量,或60%~80%心率储备。如果运动时间超过3~5 min,则需要采用较低强度(40%-50%峰值氧摄入量)。可以采用小肌群抗阻训练,但强调小负荷、短时间、小运动量。推荐采用25%-35%最大呼吸压的抗阻吸气肌训练(20-30 min/d)以增加呼吸肌耐力。高强度有氧训练、间断性训练和抗阻训练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可以有显著的生理和心理改善,运动耐力提高,心脏功能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外周血流改善,神经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心脏运动康复强调个体化、循序渐进、坚持系统性和长期性,并特别注意兴趣原则。

运动前评估

静息状态下心悸、气促、胸痛、心绞痛、急性心衰,心率大于110 次/min、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均不能进行心脏运动康复。

间断运动训练

常用的有踏车运动和平板运动。间断运动方式可在不更多地增加心血管负荷的前提下,更大强度地刺激外周肌肉运动。运动训练量的增加顺序:持续时间、频率、强度。

踏车运动采用“运动30 s,恢复60 s,50%最大短期运动能力强度”的方式较为适宜。最大短期运动能力的确定:患者无负荷踩踏3 min,然后以每10 s 25 w逐渐增加运动级别。在恢复期阶段60 s,以10 w踩踏。平板运动以运动和恢复阶段各60 s为宜。

稳定的运动训练方式

如散步、快走、气功、保健操、太极拳、站桩等。训练的频率:损害较重的患者建议进行5~10 min的短时多次日常训练;功能良好的患者建议更长时间(20~30 min)的训练,3~5次/周。训练的强度:主要是根据自我感觉,运动及运动后微出汗,但无明显不适;或根据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00~1 10次/min并能在5min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有氧能力和症状的改善一般发生在训练后第四周;体力和心肺参数分别在16周和26周达高峰,然后达平台期。一般分初始阶段、改善阶段和维持阶段。有研究表明3周的住所训练计划效果在3周的活动限制后即消失,提示慢性心脏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运动训练。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一些训练方法,同时还应该注意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千万不要过于着急反面影响了正常的训练进度。

心肌梗死相关问答
我爸三个月前急性心肌梗死

我爸三个月前急性心肌梗死,送医院重症监护,做了造影,由于血管...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由于血管堵塞百分之九十几,血管扩张狭窄严重,这种情况如果做支架是比较危险的。指导意见:不能做支架这种情况剩下的选择就是搭桥手术了,虽然搭桥手
更多回答>>
有一句话“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心律失常

有一句话“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心律失常,为什么呢...

你好,根据你说的这个情况,急性心肌梗死使心肌大面积的缺血坏死。心脏失去正常的电生理活动。出现室速,容易诱发室颤,最后引起死亡。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回答>>
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院

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院,神志清楚,心率120次/分,律齐...

病情分析:你是什么意思?你这种情况建议去心内科就诊,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指导意见:梗死是非常危险的,建议去监护室住院治疗,看看是否适合支架置入术,及早治疗。
更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