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泌尿系结石是如今社会之中比较常见的结石疾病之一,对于人体的危害较大,如果不及时之一控制,最后还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得了尿道结石的话,在饮食上的问题很重要,要做好对自身饮食方面的注意。那么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饮食宜忌有哪些?多喝水就能预防泌尿系结石吗?下面赶紧了解一下吧!

目录 1.造成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病因有哪些 2.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3.泌尿系结石中药方剂 4.晚餐吃虾皮易引发泌尿系结石 5.多喝水就能预防泌尿系结石吗

1造成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病因有哪些

  一、环境因素:

  自然条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如炎热的天气下(喝的水不够)因出汗而导致尿的浓缩,增加结石成分的饱和度,并诱发促进物的活性。

  二、个体因素:

  1、种族遗传:有些与结石有关的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胱氨酸尿症,都是由于常染色体的显性或隐性遗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和高嘌呤尿症及某些高尿酸血症,也起源于先天性酶缺乏。

  2、疾病:一些内分泌失调的疾病,如甲状腺的疾病,甲状腺素它的分泌是否正常,跟钙的吸收和利用有很大关系。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导致骨钙大量溶解并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引起的高血钙和高尿钙,也是尿石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3、饮食习惯和机体的适应能力:有些人喜欢吃含钙、含草酸、盐这样的食物,如草莓、巧克力、坚果、豆块等;还有一天喝不到两杯水的,也很容易长结石;长期喝矿泉水的(最好是蒸馏水和矿泉水交替喝);高蛋白的饮食,蛋白质太高的饮食会影响钙跟磷的代谢,跟钙的吸收,所以增加了肾结石的机会;钙是在小肠里进行吸收的,再好的钙吸收率不超过40%(吸收钙最好的是母乳),不吸收的部分从大便排出。但缺钙时,食物就会从尿道排出,那些多余的钙就会通过肾脏、尿道、小便排出。若此时,这些食物跟身体里面的草酸盐,或另外食物的草酸盐结合,就很容易形成草酸钙,由肾脏进入尿道,并堵塞尿道。不能不补充钙,但又不能补太多,按量计算。

  4、药物:溃疡病人大量饮牛乳和碱性药物即可产生结石——乳碱综合症。结石还因为矽酸镁(含矽酸盐)治疗青光眼用乙酰唑胺、维生素D中毒或大量服用抗坏血酸(可转变为草酸)、皮质激素及磺胺类等均可发生结石(由于激素的作用,改善了内分泌,造成了钙、磷代谢的失常);阿司匹林也有增加尿草酸的作用,也可发生结石。

  三、尿路因素:

  梗阻可以使尿中已形成的晶体或颗粒滞留,继续长大成石;还可以合并成染。

  其实,泌尿系结石的根除并不是困难的,我们只要在其通过药物治愈之后,继续长久的坚持护理,病症就不会出现再复发的现象。另外,毕竟泌尿系结石是会引发血尿的,因此,我们对于此病还是及早控制的比较好。

2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1.重视膳食纤维摄入: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与尿结石发病率呈负相关,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使尿中的草酸钙和尿酸减少。

  谷类、薯类及新鲜蔬菜中富含纤维素,做到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可起到增加膳食纤维的有益作用。

  2.增加含钙食物摄入:低钙可使骨溶解大于骨生成,血及尿钙均增高,还使草酸的吸收和经尿道排泄增加,这样就会发生草酸和钙的沉积,促进尿结石的生成。因此,膳食中应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鱼虾、海带等。注意不要通过服用钙剂来预防尿结石,过多服用钙剂反而有增加尿结石发病的危险。

  3.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B6可减少尿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维生素K可降低尿中草酸含量,因而在膳食中应增加这两种维生素的摄入。绿色蔬菜如苜蓿、菠菜、卷心菜以及橘子等富含两种维生素,适当吃些有助于降低尿结石发病率。

  4.限制含草酸量大食物摄入:尿中的草酸多数来源于机体代谢,少数是来源于食物,但仍要注意减少肠道对草酸的吸收,要尽量避免食用含草酸丰富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

  5.控制动物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过多能够增加草酸和钙由尿排泄,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降低尿PH而增加尿结石形成几率。所以在膳食中要注意控制动物蛋白质的过多摄入。

  6.避免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可促使尿钙增加,同时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由此增加尿结石发病率,故在日常膳食中烹调时要少放盐,要少吃咸菜、腊肉和煎炸食品,以保持饮食清淡。同时注意多喝水,以预防尿结石的发生与复发。

3泌尿系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下焦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名】降石汤。

  【组成】降香3克,石苇10克,滑石10克,鱼脑石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克(包),鸡内金10克,冬葵子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梢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贝叔英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治法】通淋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溶石排石。

  【方名】昆海排石汤。

  【组成】昆布18克,海藻18克,红花9克,桃仁12克,柴胡12克,白芍24克,枳实9克,海金砂12克,冬葵12克,滑石15克,大黄9克,鸡内金6克,琥珀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郑家本方

4晚餐吃虾皮易引发泌尿系结石

  有“钙的仓库”之称的虾皮营养丰富,虾皮还具有开胃、化痰等功效。老年人和儿童常吃虾皮补钙,但要注意晚餐不宜吃虾皮,这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晚上吃虾皮会引发尿道结石。

  大家都知道睡觉前补钙的效果好,比如睡前喝杯牛奶,既促进睡眠,又补了钙。大家还知道虾皮里钙的含量非常丰富,于是乎,有些人觉得晚餐睡觉前吃虾皮补钙的效果一定会超过牛奶。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它不但不能达到补钙的目的,更容易增加尿道结石的患病危险。

  虾皮营养丰富,钙含量高达991毫克/100克(成人的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素有“钙的仓库”之称,虾皮还具有开胃、化痰等功效。但需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虾皮含钙高,因此不能在晚上吃,以免引发尿道结石。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钙全部从尿液中排出。

  人体排钙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食物中含钙过多,或者晚餐时间过晚,甚至睡前吃虾皮,当排钙高峰到来时,人们已经上床睡觉,尿液就会全部潴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的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增加,不断沉积下来,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尿结石。日本松下医院曾对270名尿结石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97人大都在21点后进晚餐,25人有吃完夜宵就上床睡觉的习惯。

  所以,晚上补钙不能过晚过多,补钙食物的选择尽量选择易消化吸收的。而睡前1~2小时喝一杯牛奶,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5多喝水就能预防泌尿系结石吗

  一、尿石症病人要“喝”的科学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大量喝水可以减少尿路结石的形成,也可以减少尿石症病人结石的复发率。因为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降低尿液里面各种重要的成石成分的饱和度,同时还能促进输尿管蠕动,利于小结石的排出。靠什么评价喝水的多少呢?因为我们喝的水并不是都通过尿路排出体外,还可通过出汗,呼吸甚至粪便排出,所以要保证每天尿量不低于2000毫升,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喝水最佳时间:理想的的状态是将喝的总水量均分于全天,这样保证在任何时候尿液中的成石成分的浓度都较低的,但是我们很难做到。已有研究发现,在每天的上午和晚上,尿中的草酸钙浓度较高,尿结石形成的危险最大。因此最好在睡前和夜里喝水最佳,另外饭后3小时左右以大量体力活动后要补充水分。

  2、喝什么样的水:关于水质和尿石的关系还有争论,目前大规模的研究发现,饮用水中钙,纳,钾的含量与结石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大量喝普通的白开水就可以防止尿路结石。普通的水经过磁场的作用后,就形成了磁化水,有人做过实验,将结石放入磁化水中,结石易出现溶解现象。已有报告证实,磁化水溶解尿石症有效率达到70%。

  二、其他 “喝”的学问

  1、少喝啤酒: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拉甘酸和嘌呤拉酸的酸性物质,可是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主要诱因。

  2、少喝浓茶和咖啡:浓茶中含超酸盐较多,常喝浓茶增加了尿中草酸盐的含量,易患结石。

  3、睡前别喝牛奶: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形成结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