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大家来说,相信很多的人对急性脊髓炎这种疾病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不知道这种疾病会对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大家知道急性脊髓炎的危害的话,就会了解相关的致病因素,日常做好预防工作了。急性脊髓炎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急性脊髓炎的预防方法 2.急性脊髓炎的原因有哪些 3.急性脊髓炎应该如何治疗 4.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 5.脊髓炎的几大常见症状

1急性脊髓炎的预防方法

  1、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继发感染而致急性脊髓炎的发生,因此预防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预防脊髓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内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青春期应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剂润肤,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或腺管阻塞。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防止感冒发生。

  (4)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摘除。

  2、预防外伤感染:外伤感染包括组织损伤后感染和脊髓损伤后感染,也是引起脊髓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积极预防。

2急性脊髓炎的原因有哪些

  (1)解剖生理因素:

  青少年时期,骨的血流供给远较成年人丰富,骺端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生长活跃,且此处血流缓慢,有利于细菌的沉积、停留和繁殖、生长。在细小的动脉内形成栓塞,然后向远心方蔓延到骨内,形成骨感染,因此这些都是脊髓炎病因。所以,血源性脊髓炎多发生于青少年,甚至可发生于出生几十天的婴儿,其部位多在长骨的骺端。

  (2)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

  脊髓炎发病决定于人体抵抗力的强弱。这种抵抗力,包括全身抵抗力和局部抵抗力。脊髓炎病因是由于先天不足再加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受寒等各种削弱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易于罹患脊髓炎。局部抵抗力的低下,是由于小说儿肌肤骨娇嫩,关节附近因跌倒扭伤,容易受伤,使骺端毛细血管网破裂出血或附近组织内小出血和细胞破裂,因而细菌容易停留、繁殖而致脊髓炎发生。

  (3)病素感染:

  脊髓炎的病因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其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近年来有由肝炎病毒所导致脊髓炎的报告。尚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但病前常有某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横断性脊髓炎最为常见,其病变以胸段为主,其次为颈段,腰段及骶段病变较为少见。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3急性脊髓炎应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①皮质类固醇激素;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④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维持呼吸通畅: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3. 预防并发症:①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瘫肢保持功能位②骨隆起处放置气圈,按摩皮肤,活动瘫痪肢体③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涂3.5%安息香酊; 褥疮局部换药,加强营养;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④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预防尿路感染; 吞咽困难应放置胃管。

  4.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4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脊髓炎病人的一般护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人一般营养状况差,食欲减退,需供给高蛋白、多维生素及高热量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病变水平以下感觉障碍,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预防并发症:

  (1)肺部感染:病人长期卧床,抵抗力降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由于呼吸肌群功能低下,咳嗽无力,应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痰粘稠不易吸时,可做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痰多且深不能吸出时,应行气管切开。

  (2)褥疮:病人的脊髓受损水平而以下支配部位感觉障碍,瘫痪卧床,局部受压,血液循环差,皮肤营养障碍,加之尿便失禁刺激皮肤而破溃形成褥疮。褥疮感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而死亡,故应积极预防。应做到病人的床垫软,床单平整,每日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稳,不可拖拉病人,以防损伤皮肤。如发现皮肤有变色、破损,应避免再受压直到愈合。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3)泌尿系感染:病人排尿障碍,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尿潴留时需用导尿管排尿。在进行导尿及膀胱冲洗技术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置留导尿管的男病人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女病人应每日冲洗会阴,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逆行感染。尿失禁的病人,需及时更换内裤,使病人清洁舒适,减少感染机会。

5脊髓炎的几大常见症状

  一、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日发展至完全性截瘫。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数日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斑节段束带感或根痛,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病斑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急性上升性脊髓炎起病急骤,病变在数小时或1-2日内迅速上升,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或延髓支配肌群,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肌瘫痪,甚至导致死亡。

  三、脱髓鞘性脊髓炎多为急性多发性硬化脊髓型,临床表现与感染后脊髓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病情常在1-3周内达到高峰。前区感染可不明显,多为不完全横贯性损害,表现一或双侧下肢无力或瘫痪,伴麻木感,感觉障碍水平不明显或有两个平面,并出现尿便障碍。诱发电位及MRI检查可能发现CNS其他部位病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