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皮下脓肿是位于肛管皮下及肛门周围皮下间隙的脓肿,为最常见的一种脓肿,常发生在肛门边缘(肛门周围间隙),故又名肛门旁皮下脓肿或肛周脓肿。那么,皮下脓肿的危害大吗?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皮下脓肿 2.皮下脓肿的症状 3.皮下脓肿的危害 4.皮下脓肿的原因 5.皮下脓肿治疗
1皮下脓肿
肛门皮下脓肿是位于肛管皮下及肛门周围皮下间隙的脓肿,为最常见的一种脓肿,常发生在肛门边缘(肛门周围间隙),故又名肛门旁皮下脓肿或肛周脓肿。脓肿一般不大,病人全身性感染症状较轻,而局部疼痛剧烈,表现为持续性和搏动性,受压或咳嗽时疼痛加重。通过局部检查,可发现肛门旁有明显红肿、硬结或触痛,如脓肿已局限成脓,可有波动感。这种脓肿,如未及时切开,常有三种发展状态:
1.脓肿自行溃破,多数由肛门周围皮肤穿破,形成低位肛瘘;
2. 脓液可向上穿过肛门周围筋膜,蔓延到一侧或两侧坐骨直肠窝,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蹄铁形脓肿;
3. 脓液也可向内由肛窦穿出,形成内瘘。
2皮下脓肿的症状
① 肿痛:肿块逐渐变大,就会出现疼痛和肿胀,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失眠、寝食难安等等。
② 瘙痒:脓肿溃烂,流出脓汁,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肛门处就会出现红斑、红疹等等,从而引发瘙痒和肛门湿疹。
③ 流脓:瘘管内会流出脓汁,这样根据瘘管的大小和数目来决定的,脓液经常刺激瘘管,引发炎症,就出流出黄黄的并伴有恶臭的脓汁,长久得不到治疗,瘘管内的脓液会排尽,形成新的瘘管,脓液就会急剧增多,肛门处就会出现红肿和肿胀,出现发热等情况,直至瘘管的脓液再一次流尽,反复发作,让患者痛苦不已。
④ 脓肿:肛门处的脓肿会随着瘘管内脓液经常流出,而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局部会出现红肿和发热的现象,患者的体温也会急剧上升,一般在39度所有,此时患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寝室难安、坐立不安、头晕眼花等等情况发生。
3皮下脓肿的危害
一、感染流脓
这种疾病长时间不治疗会出现破溃,造成患者肛门出现流脓。也比较容易出现感染症状。肛门出现感染容易引发肛瘘疾病发生,对身体的危害比较大。
二、脓肿患者肛门出现坠胀疼痛
造成脓肿患者肛门出现坠胀疼痛,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在排便的时候会比较困难。疼痛厉害造成患者不敢排便,长时间下去,容易引发便秘疾病发生。
三、肛周的毛囊炎
这种疾病好发于尾骨及肛门周围,有排脓的外口和短浅窦道,特征是在外口内有毛发和小毛囊。
四、局部检查
肛肠科专家介绍说,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伴硬结和触痛,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穿刺证实。如不及时切开,常自行破溃,形成低位肛瘘。感染也可向上穿透肛周筋膜,扩散至坐骨直肠窝,早期有时误诊为血栓性外痔,但后者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无炎性反应。
五、肛瘘
大部分肛瘘都是由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肛瘘是肛管皮肤外口与齿线附近或直肠壁内口相通的瘘性管道,主要有着流脓的症状,呈间歇性发作,流脓前肛门肿痛,流脓后肿痛缓解。
4皮下脓肿的原因
1、肛门腺感染。肛门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内,肛窦呈漏斗状向上开口,易损伤及细菌的侵入而引起感染。肛窦一旦感染后,会引起感染化脓,炎症向肛周的间隙内扩散,因为肛周间隙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差,感染易于在这些间隙中扩散,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
2、全身抵抗力减弱。如糖尿病、年老体弱、过度疲劳、以及结核患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肛周脓肿,直肠癌患者也可发生肛周脓肿。
3、肛门局部刺激和损伤。如经常吃辣椒、饮酒等刺激性饮食会导致肛管直肠局部充血、抵抗力下降而诱发感染。另外,干硬的粪块擦伤肛管皮肤黏膜,腹泻患者的稀粪落在肛窦内导致肛门腺阻塞,以及肛门直肠外伤或随饮食咽下的鸡、鸭、鱼骨刺伤肛管直肠等,都可以导致肛门直肠周围发生感染而发展成为肛周脓肿。
5皮下脓肿治疗
根据最新统计结果表示,肛肠疾病已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一些精准的手术也更加完善,同时参与手术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为此我们有幸走进青岛肛泰肛肠医院的肛肠外科,由专家为大家解析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具体情况。
适应证: 位于表浅的脓肿,容易出现波动。直肠粘膜下脓肿,通过肛门指诊或直肠镜也易发现。但在肛提肌以上的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如未穿入浅层,则不可能发现波动,病侧臀部仅可见皮肤变红、水肿、具有硬结,必须依靠穿刺,抽得脓液,才能确诊。直肠肛门周围脓肿一经形成,不易自行吸收,即使自行破溃,引流也不通畅。故一旦确诊,即应切开引流,切勿等待波动出现后才作切开,使更多组织受到不必要的感染后坏死。
术前准备
1.不需特殊准备。
2.全麻病人术前6小时禁食。
3.皮肤准备可于麻醉后进行,以减少疼痛。 麻醉:根据脓肿部位和范围,可选用局麻、鞍麻(或腰麻);小儿或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可用全麻。
手术步骤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截石位或侧卧位。在肛周脓肿处作放射形切口,长度与脓腔大小相当。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排出脓液。然后,用手指伸入脓腔探测大小,并将脓腔中纤维间隔分开(如肛门外括约肌皮下组有碍引流时,可将其切断,但勿损伤其深层)。按需要扩大切口后,将切口边缘皮肤剪去少许,使引流通畅。最后清除腔内坏死组织,脓腔内置凡士林纱布引流。
为了避免日后形成瘘管,切开脓肿后,应寻找发炎的隐窝(即内口),将其与切口之间的组织切开,通畅引流。如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以上者,则不切开,以分期手术为宜,可用丝线穿过内口待2~3周后瘘管形成时再行切开。
术中注意事项
1.波动不明显的深部脓肿切开前,必须再次穿刺抽脓,以便了解脓腔方位和深度。必要时穿刺针可不拔出,直接沿针头刺入部位切开,并用止血钳顺针头方向及深度插入脓肿。
2.手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腔内纤维间隔时,不能使用暴力,以免误将神经、血管当作纤维间隔撕断,发生出血,引起感染扩散,甚至发生败血症等并发症。
术后处理
1.卧床休息,并用抗生素,至全身症状消退后为止。
2.宜进低渣饮食,并服用液体石蜡或其他缓泻药,保持大便通畅。
3.引流条于术后2~3日开始逐步取出;如脓腔深而大,引流脓液又多时,放置时间可稍长。通常可于术后1周左右完全取出。拔除引流后,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日2~3次(包括大便后的1次)。
4.换药时,注意避免桥形愈合,务必使伤口内肉芽从底部向外逐渐填满,以免形成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