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

  动脉栓塞这种疾病在早期的时候很难被察觉,因为最初的症状就是疼痛,即便是激烈的疼痛人们可能也不会想到是这种疾病,这周疾病的加重,就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症状表现。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有什么?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动脉栓塞的病因有哪些 2.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 3.带你了解动脉栓塞的两大常用的治疗方式 4.诊断动脉栓塞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5.动脉栓塞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动脉栓塞的病因有哪些

  :一、 心源性许多报道说明周围动脉栓塞最常病因是心源性。动脉硬化性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包括心肌梗塞、房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室壁动脉瘤约占60%,风湿性心脏病占20%。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二者都有左心内的血栓形成。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尤其是二尖瓣狭窄时,心房内血流滞缓加上内膜的风温病变,血液中纤维易附着心房壁形成血栓。冠状动脉心脏病,特别当心肌梗塞,左心室扩大,收缩乏力,血液不能排空时,更易发生血栓形成。

  二、医源性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心脏人工瓣膜转换和人造血管移植,安置心脏起搏器、动脉造影、血液透析的动静脉瘘、动脉内留置导管,大动脉反搏气囊导管应用,都可能引起动脉栓塞。

  三、血管源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时动脉硬化粥样物质形成的栓塞,近来有所增加。大的栓塞可来源于大的动脉粥样物质、血栓和胆因醇结晶的混合物,脱落到动脉循环。小的栓塞由于胆因醇结晶的释放或由于溃疡性动脉硬化斑点脱落引起。

  急性动脉栓塞表现有以下内容:1.疼痛。急性动脉栓塞的患者大多主诉患肢剧烈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取决于栓塞的部位,一般是急性动脉栓塞以远平面的患肢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

  2.麻木和运动障碍。表现为患肢远端存在袜套形感觉丧失区,其近端有感觉减退区,再近端可有感觉过敏区,感觉减退区平面低于动脉栓塞平面。此外,患肢有肌力减退、麻痹及不同程度的手足下垂,出现肌肉坏死而表现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时,提示患肢即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改变。

  3.苍白、厥冷。肢体严重缺血,因此皮肤厥冷,肢端尤为明显。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患肢皮色、皮温发生变化的平面要比栓塞部位低一掌宽至两个关节平面。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栓塞及动脉痉挛,导致栓塞平面远侧的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2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大多数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疼痛,部分病人可仅感酸痛,个别病人可无疼痛感觉。疼痛部位开始在栓塞处,以后渐向远处伸延。随栓子移动,疼痛部位可以转移,如腹主动脉骑跨栓塞开始常有剧烈腹痛,然后很快转为双下肢痛,而腹痛消失。患肢活动时疼痛常加剧。疼痛后来主要原因是组织缺血缺氧,而栓塞部的疼痛则与局部血管压力骤增和血管突然扩张有关。此种疼痛远较组织缺血引起的疼痛为轻,常不构成主诉。

  (二)麻木、运动障碍:患肢远端呈袜套型感觉丧失区,由周围神经缺血所引起。其近端有感觉减退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感觉减退平面低于栓塞部位。再近端可有感觉过敏区。患肢还可以有针刺样感觉。肌力减弱,甚至麻痹,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足和腕下垂。足下垂显然与腓总神经缺血有关。当主观感觉消失和麻痹时常提示已经或将出现肌肉坏死。在少数病人,发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患肢麻木。

  (三)苍白、厥冷:由于组织缺血,皮肤乳头层下静脉丛血流排空,皮肤呈蜡样苍白。若血管内尚积聚少量血液,在苍白皮肤间可出现散在青紫斑块。肢体周径缩小,浅表静脉萎瘪。皮下出现细蓝色线条,皮肤厥冷,肢体远端尤为明显,皮温可降低3~5℃。

  (四)动脉搏消失或减弱:栓塞部位的动脉有压痛,栓塞以下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有时由于血流的冲击,使动脉搏动传导到栓塞远端的动脉,股总动脉完全栓塞时,有时在股浅动脉近侧仍可触到搏动就是这个道理。偶尔,因栓塞不完全,仍有部分血流通过动脉,远端可触及微弱的动脉搏动。栓塞近端动脉可出现弹跳状强搏动或称为水冲脉,但当动脉痉挛严重或形成继发血栓时,栓塞近端搏动也可减弱。

3带你了解动脉栓塞的两大常用的治疗方式

  一、手术治疗:

  1、动脉切开取栓术的适应证:

  ①动脉栓塞诊断明确,明显影响肢体或脏器血液供应并有可能引起坏疽者。

  ②72小时内尚未发生坏疽者。

  ③已超过72小时且已发生小范围坏疽,如肢端或小片皮肤及软组织坏疽,取栓后有可能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者。

  2、动脉切开取栓术的禁忌证:

  ①肢体已发生坏疽,取栓后也不能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者。

  ②严重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或休克者,应先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休克,同时应用肝素抗凝。如动脉栓塞发生于肢体动脉内,可于栓塞近端行动脉穿刺注射溶栓剂溶栓;病情允许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待心脏功能好转、休克纠正后尽早施行取栓术。

  ③患者处于濒临死亡状态。

  3、手术前准备:采取各种措施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和心脏功能,采用抗凝和祛聚疗法。

  4、术后处理:

  ①全身处理:因肢体或内脏缺血时间过长,有很多代谢产物积存,动脉供血恢复后,这些代谢产物也随之进入血循环,可导致酸中毒、高血钾及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动脉栓塞术后72小时内应严密监护心、肺和肾脏的功能,及时监测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的变化,及时予以纠正。取栓术后,应常规进行抗凝治疗。

  ②局部处理:动脉栓塞术后应观察患肢的血运恢复情况,包括皮肤颜色、静脉充盈、皮肤温度以及动脉搏动等情况。术后12小时内应给予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如罂粟碱30~60mg静脉注射,4~6小时1次。若动脉栓塞术后患肢症状仍不缓解、体征也无改善,超声提示有血流中断,应行动脉造影,证实发生再栓塞,应再次行动脉切开取栓术。

  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腘动脉分支和肱动脉分支的动脉栓塞患者;或者是病情难以忍受手术者,以及肢体已经坏疽不适宜取栓的动脉栓塞患者。

  1、一般处理:严密观察病人生命指标和患肢的病情,并作详细记录。患肢安置在低于心脏平面位置,一般下垂15º左右,有利于血液流入肢体。室温保持在25º左右。局部不可用热敷,以免组织代谢增高,加重缺血,缺氧。局部冷敷、降温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供,也禁忌使用。

  2、防止血栓延伸: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3、解除血管痉挛:在动脉栓塞急性期可选用普鲁卡因、罂粟硷、前列腺素制剂。

  4、交感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是解除动脉痉挛的有效措施,作用于侧支动脉。经验证明,施行交感神经阻滞的临床反应良好,即使在主干动脉搏动末恢复的情况下,这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而且可使原先处于寒冷、苍白或发绀状态下的肢体,迅速转为温暖和粉红色。下肢动脉栓塞可阻滞腰交感神经,上肢阻滞是状态神经节。

4诊断动脉栓塞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选择手术方法有重要意义。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都能达到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目的。动脉栓塞患者可以进行此项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项用于检查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论断方法,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通过上述仪器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动脉栓塞患者可以进行此项检查。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颅内多普勒血流图对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测量各条血管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可作为早期筛选性诊断方法。检查前一天要用洗发水洗干净头(勿擦发胶、头油),检查前要休息好,禁止服用安眠要、镇痛、镇静药。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病人不能停药的可不停药,但要告诉检查医生。动脉栓塞患者可以进行此项检查。

5动脉栓塞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若动脉栓塞患者血脂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禽类、瘦肉、鱼肉、蛋白及豆制品等。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在可能的条件下,动脉栓塞患者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及米糠油等为食用油。中医认为,菠萝性味甘、微酸、平。具有清热解渴、消食止泻、消肿祛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消化不良、泄泻、低血压、水肿、小便不利、糖尿病。现代研究发现,菠萝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尼克酸、矿物质有钙、磷、铁等和各种有机酸、菠萝酶等。

  专家介绍到动脉栓塞患者的膳食总热量不要过高,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度。超重者,应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并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年过40岁的动脉栓塞患者即使血脂不高,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椰子油、可可油和奶油及其制品等;动脉栓塞患者避免多吃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脑、肝、肾、肺等内脏,牡蛎、鱿鱼、墨鱼、鱼子、虾子、蟹黄及蛋黄等。动脉栓塞患者若血脂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禽类、瘦肉、鱼肉、蛋白及豆制品等。已确诊患动脉栓塞者,严禁暴饮暴食,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合并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和含钠食物。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及米糠油等为食用油。

相关搜索
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身体这儿疼痛难忍当心动脉栓塞
身体这儿疼痛难忍当心动脉栓塞
上肢动脉栓塞危害性大吗
上肢动脉栓塞危害性大吗
​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方式
​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方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