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流行性出血热是现代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的人都在饱受出血热的折磨。其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具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老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易感者以成年人居多,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那么流行性出血热如何治疗?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下面就是具体的介绍。


目录 1.流行性出血热如何治疗 2.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3.流行性出血热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4.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预防 5.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流行性出血热如何治疗

  一、西医治疗

  1.发热期 治疗原则:抗病毒,改善中毒症状,减轻外渗和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 治疗原则:积极补容,注意纠酸。

  3.少尿期 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4.多尿期治疗原则 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5.恢复期 治疗原则为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出院后应休息1~2个月。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和垂体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治疗。

  6.合并症治疗

  二、中医治疗

  根据不同的症状用不用的方法治疗。

2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1.虫媒传播 日本学者在40年代观察到寄生在黑线姬鼠身上的优势寄生虫革螨有叮咬吸血能力,将革螨制成悬液,注射人体,可产生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故提出革螨是传播本病的媒介之一。近年来已从革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革螨通过叮咬吸血可在鼠间传播,也是鼠-人之间传播本病的途径之一。韩国李镐汪等对革螨传播作用作了研究,未能证实上述结果。有人提出恙螨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并在小盾恙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

  2.动物源传播 近年来国外研究证实通过带毒的鼠排泄物可传播本病,已引起重视。

  (1)呼吸道传播:黑线姬鼠感染后第10天,其唾液、尿和粪便开始有病毒排出,尿排毒时间可长达1年以上。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

  (2)消化道传播:摄入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发病者已有报道,也有进同一食物而引起人大批发病的事例。病毒可通过破损的口腔粘膜进入体内引起发病。

  (3)接触传播:由感染鼠的排泄物或病员血标本污染破损皮肤、粘膜而感染引起发病的报道已引起重视,但此种感染机会毕竟较少,不能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此外,还发现在患病孕妇的流产死婴的肝、肾、肺等脏器内,以及疫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的胎鼠中,也均分离到本病毒。说明本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鼠间病毒垂直传播对保持自然疫原地有一定意义,但在人间其流行病学的意义较小。

3流行性出血热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1、腔道出血 呕血、便血最为常见,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

  3、肺水肿 是本病常见的合并症,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主要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两肺蝶形片状模糊阴影,晚期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动脉血气分析早期可有低O2、低CO2分压、严重缺O2、CO2 潴留及混合性酸中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是肺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使肺间质大量渗液,此外肺内微小血管的血栓形成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均能促成ARDS。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30~40次/min。早期没有明显发绀和肺部啰音,中期可出现发绀,肺都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干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双侧斑点状或片状阴影,肺野外带阴影浓,而边缘薄,呈毛玻璃样。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02)降低至8.0kPa(60mmHg)以下,并进行性降低。肺泡动脉分压明显增高,达4.0kPa(30mmHg)以上。常见于休克期和少尿期。常于发病第2~6天内因呼吸窘迫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4、心脏损害 汉坦病毒能侵犯心肌,而引起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为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等使心肌负担过重。

  5、肝损害是病毒损害肝脏所致。4%~60%患者ALT升高,少数患者出现黄疸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肝损害以SEOV感染多见。

  6、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Kanerva对125例PUUV引起的HFRS患者进行检查,发现28%的患者存在胸膜积液或肺不张,而肺水肿罕见。这些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4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预防

  (1)疫情监测

  由于新痊区不断扩大,因此应该做好鼠密度、鼠带病毒率、易感人群等的监测工作。

  (2)灭鼠

  防园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根本性措施。在流行地区可以来用毒鼠、捕鼠、培鼠洞等综合措施,组织开展大面积的灭鼠活动。

  (3)灭瞒、防蛹

  在秋季灭鼠的同时可用杀虫剂进行灭螺。

  (4)搞好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煮熟后才能吃.

  (5)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患者的血、尿和鼠的尸体及其排泄物等,都应该进行消毒处理,防正污染环境。对死鼠要妥善处理,可以深埋或焚烧。

  (6)在野外工作时要注意个人防护

  (7)接种出血热疫苗

  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经济、最有效的特异性手段。应该在发病乡、镇、街道、学校、工地和营房等高危人群中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接种时要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有禁忌证者严禁接种,过期疫苗不能使用。

5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早期诊断要点:

  1、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如有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病人,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全身痛及消化道症状。

  3、查体时应特别注意充血、水肿、咽部及软腭充血、皮肤瘀点及液下出血点和肾区叩痛等。

  4、发热病人早期出现尿蛋白阳性而且迅速增加,应按疑似出血热对待。

  5、血象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对本病诊断有帮助。

  6、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或双份IgG抗体,或作血液白细胞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