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目录 1.精神障碍的种类 2.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3.精神障碍预防预后 4.精神障碍的3大治疗方法 5.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防护

1精神障碍的种类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可出现一些认知功能损害。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自知力是指患者对他自身的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是精神病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的病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并拒绝治疗。

  狂想障碍

  妄想: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不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恐惧症

  恐惧是指面临不利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和逃避行为。多见于恐怖症、焦虑症、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失眠

  失眠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降低,在普通人群中非常多见。最常见的症状为入睡困难(上床后至少半小时以上仍未入睡)、早醒(指凌晨3~4点钟便醒来,且再入睡困难)、或眠浅多梦。

  阿尔茨海默症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以痴呆为主要表现。记忆障碍为本病的首发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许诺的事情,言语啰嗦重复等。随着症状加重,病人的智能衰退日益加重,可以进食不知饥饱,外出后不能回家,叫不出家人姓名,甚至不能回答自己的年龄、姓名等,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发病于老年期者从起病到死亡,一般病程为5年。阿尔茨海默症可能是一种家属遗传性疾病,病理学上有大脑皮质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增宽,临床上常用的早期识别工具为痴呆简易筛查量标(BSSD),总分为0-30分,如中等或以上文化程度者评分<22分、小学文化程度者<19分、文盲<16分者提示有痴呆。

2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生物学因素

  1.遗传 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单基因遗传,一般认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碍的"危险性"或者可能性。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即使是单卵双生,同病率也不到50%。正常人的终生患病率约1%,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终生患病率也只有10%左右。

  2.中枢神经感染与外伤

  心理、社会因素

  1.人格 人格障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碍。而且某些人格障碍与特定的精神障碍有密切联系。

  2.应激 应激一般只是精神障碍的诱因,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如急性应激障碍)才可能是直接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

  人们早就认识到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对所谓“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儿童孤独症、神经性厌食症、儿童多动症、惊恐障碍等)进行了家族聚集性研究,包括从了解这些障碍的遗传方式、遗传度到基因扫描等,共同的结论是:这些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二)感染

  早在20世纪的早期,我们就已知道感染因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精神障碍。例如通过性传播的梅毒螺旋体首先引起生殖系统症状,在多年的潜伏后,进入脑内,导致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神经梅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表现为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及麻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能进入脑内,产生进行性的认知行为损害,早期表现为记忆损害,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绪淡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更为广泛的损害,如缄默症、大小便失禁、截瘫等。大约15%~44%的HIV感染者出现痴呆样表现。HIV不是直接感染了神经元,而是感染了免疫细胞--巨嗜噬细胞,巨嗜噬细胞死亡后,释放毒素,损伤了周围的神经元。

3精神障碍预防预后

  【情志护理要点】

  1.创造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 病室安静整洁,严禁在患者面前讲刺激性语言,严禁态度粗暴;不要将过喜或过悲的事情告诉患者。

  2.经常接近患者,与其谈心,了解患者心态,给予其帮助鼓励,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3.对认知错觉者如怀疑食物中有人放毒时,可让患者共同进餐,或要求与别人调换食物者,则应设法恰当地满足其要求,以解除其疑虑,取得其信任。

  4.对有自杀自伤轻生念头患者,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多加巡视,必要时日夜专人守护。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其改变不良心境,树立乐观情绪;也可用转移注意法,引导其思维,从而转变其精神状态。

  5.迫害妄想者常恐惧不安,甚至有出逃的可能。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仔细研究其原因,耐心说服解释,必要时有人陪伴,以减轻其惊恐心绪。

  6.保持乐观、平静的心情,可采用喜胜忧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保健护理】

  1.用药 长期服药者按时服药及复查,不宜自行停药或减量。家属应看护患者服药,服药后要观察片刻,以免患者用探吐法拒服药物。

  2.饮食宜选择清热、祛痰、疏肝、安神作用的食品,一般予普食即可。重视食物的花样品种,尽量注意色、香、味。

  3.运动 鼓励患者适当地参加体力和脑力活动。坚持治疗服药,配合气功及体育疗法,发作未完全控制前,不宜单独外出、游泳、登高、开车等。

  4.生活起居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外出时,随身带有注明姓名、诊断、住址及联系方式的联系卡。培养兴趣爱好,如练习书画、听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淡化不良情绪。

  5.情志 了解家庭及社会环境对患者疾病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人员的工作,取得配合,对患者要关心爱护,对患者的各种病态不可讥笑,不要议论。尽量减少诱发因素。

  6.定期复诊 遵医嘱定时复诊,如出现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4精神障碍的3大治疗方法

  一、精神障碍的一般治疗方法:

  1.设法脱离致病环境,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加强精神治疗。

  2.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预防各种反应性精神障碍。

  二、药物治疗:

  1.根据临床症状选用舒眠解郁组合阶梯式疗法

  2.也可选用延长生理睡眠的药物 3.中药治疗。

  三、其他治疗:

  对反应性抑郁及偏执者,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用电抽搐或胰岛素昏迷治疗。

5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防护

  1、增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充分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咨询服务,提高人们对精神健康的自我保健,是减少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的心理障碍发生的有效途径。

  2、加强遗传咨询,防止近亲结婚,减少精神障碍发生率。

  3、对一些具有易患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包括具有特殊心理素质者和从事高心理压力职业者,应采取特殊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心理宣泄的途径,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出现。

  4、定期进行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精神障碍在人群的发生率、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和分布情况,结合地区人口构成的变化,为相关部门制订规划、进行决策,从宏观上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关搜索
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精神障碍
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什么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什么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家有精神障碍患者怎么办
家有精神障碍患者怎么办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