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的危害

  前置胎盘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般来说,前置胎盘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的典型,当然也不是十分的明显,特别是在早期,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严重。从而容易对胎儿造成健康的损害,不过,幸而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之下,前置胎盘的治疗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我们来了解前置胎盘的危害。

目录 1.前置胎盘的危害 2.前置胎盘的影响是什么 3.完全性胎盘前置注意事项 4.凶险性前置胎盘症状和危害性 5.前置胎盘患者小心汤圆的危害

1前置胎盘的危害

  对母儿的影响:

  1.产后出血,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差既不能使附着于此处的胎盘完全剥离,又不能有效收缩压迫血窦而止血,故常发生产后出血。

  2.植入性胎盘子宫下段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可穿透底蜕膜侵入子宫肌房形成植入性胎盘,使胎盘剥离不合而发生植入性胎盘剥离不合而发生出血。

  3.产褥感染,前置胎盘剥离面接近宫口细菌易经阴道上行侵入、加之反复出血,而致贫血,故易产褥感染。

  4.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高

  处理:原则是控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根据阴道流血量,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儿是否临产及前置胎盘类型等综合做出决定。

2前置胎盘的影响是什么

  前置胎盘的影响是什么?

  前置胎盘最典型的症状是妊娠晚期出现无痛性反复的阴道出血。出血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时孕妇一觉醒来,才发现自己卧在血泊之中。有的孕妇出血只一次,有的则反复出血,而且出血量一次比一次多。小量反复出血易导致贫血,大量出血可致休克,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婴生命。

  前置胎盘对母体的影响主要是产后出血和感染。由于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组织薄而脆,分娩时易导致撕裂出血,而且子宫下段收缩力弱,产后胎盘不易完全剥离,可引起产后出血,加之反复出血,孕妇常合并贫血,因而抵抗力低下,易患产后感染。

  前置胎盘对胎婴儿也有较大影响。前置胎盘反复出血,容易引起早产;前置胎盘部分的早剥、受压可使胎盘缺血缺氧,易引起胎儿宫内窒息;由于胎盘占据子宫下段的位置,妨碍了胎头进入产妇的骨盆入口,以致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发生率高出一般。早产和缺氧是胎婴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因此,妊娠晚期不论阴道出血多少,均应及时送医院明确诊断,早期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而危及母婴生命。

3完全性胎盘前置注意事项

  完全性前置胎盘注意事项

  1、孕妇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如有腹痛、出血等不适症状,立即就医。

  2、避免进行增加腹压的活动,如用力排便、频繁咳嗽、下蹲等,避免用手刺激腹部,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缓。

  3、保持外阴清洁,会阴部垫卫生清洁垫,勤换内裤,预防感染。

  4、饮食应营养丰富、全面多食含铁较高食物,如枣、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长期卧床为避免便秘应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5、长期卧床者应适当肢体活动,家属可协助给予下肢按摩,以预防肌肉萎缩,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每日进行深呼吸练习,锻炼肺部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6、进行胎儿自我监护——自数胎动。

4凶险性前置胎盘症状和危害性

  症状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偶有发生于妊娠20周者。阴道出血发生时间的早晚,反复发作的次数,出血量的多少与前置胎盘的类型有很大关系。完全性前置胎盘往往初次出血的时间早,约在妊娠28周左右,反复出血次数频,量较多,有时一次大量出血即可使病人陷入休克状态;边缘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发生较晚,多在妊娠37~40周或临产后,量也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介于两者之间。临产后每次阵缩时,子宫下段向上牵引,出血往往随之增加。

  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破膜后胎先露如能迅速下降,直接压迫胎盘,流血可以停止。破膜有利于胎先露对胎盘的压迫。由于反复多次或大量阴道出血,产妇可以出现贫血,其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成正比,出血严重者即陷入休克,胎儿发生缺氧、窘迫,以致死亡。

  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属产科的急症和重症之一。现代产科领域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的一个重要途径,前些年剖宫产率增加导致目前剖宫产后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的增加。

  而凶险性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并发胎盘植入进一步增加产科大出血的风险及出血量,临床处理往往很紧急和棘手,很大程度增加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概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5前置胎盘患者小心汤圆的危害

  一、汤圆属精白主食

  简单地说,汤圆和元宵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淀粉之外,馅料中糖分也不少。所以,从归类来看,它应当算是一种主食。所谓主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淀粉的食品。这类食品是用糯米来做的,而且是非常精细的糯米粉,纤维非常非常少,属于精白主食,不属于粗粮。

  建议1:如果吃汤圆和元宵,一定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数量。一般来说,3个元宵所用的糯米粉相当于1两米饭所用的米。

  二、汤圆油脂含量高

  汤圆和元宵的馅料当中不仅仅有糖,更含有相当多的固态油脂。米饭、馒头是几乎没有脂肪的,汤圆可不是这样,馅料中的油脂甚至比糖还要多。传统上用猪油来做汤圆馅料,南方用猪油加肉做咸汤圆,用猪油加上各种果仁做甜汤圆。以后又开发了用黄油的产品,但从饱和脂肪角度来说,含量更甚于猪油。近年来的新时尚,是用植物奶油,或者说是氢化植物油产品替代黄油和猪油,但这种产品带来的健康效果,要比猪油和黄油还糟糕得多。

  芝麻花生、坚果仁、巧克力等都是高脂肪的原料。加上拌馅的油脂,总量可真是相当可观。目前大馅汤圆有取代小馅元宵的趋势,而且汤圆馅中放的固态油脂要比过去北方的豆沙、山楂、五仁馅更多,一口汤圆中,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油脂。吃3个汤圆,就相当于吃1盘炒菜的油。

  建议2:如果吃汤圆,当餐或当日一定要少吃点油。否则,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是不可避免的。

  三、巧克力馅营养价值低

  馅料中也有些好东西,那就是芝麻、花生和各种坚果仁,还有豆沙。坚果类原料营养价值较高,豆沙也含不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相比之下,巧克力馅的营养价值最低。其中很可能放的是代可可脂和巧克力味的香料,所谓奶油馅的汤圆也有类似的问题。至于咸肉馅的汤圆,油脂更多,可取之处很少。

  建议3:优先选择果仁、芝麻、豆沙等馅料的汤圆。

  四、元宵比汤圆更难消化

  元宵和汤圆略有不同,元宵用干粉滚制而成,馅较小,粉较多,煮出来很实在,又容易硬心。而汤圆用糯米烫揉后的湿粉包成,通常馅较大,煮出来柔软细腻。本来糯米粉就黏腻难化,就淀粉消化角度来说,元宵比汤圆更难一些;但对于消化脂肪有困难的人来说,汤圆更麻烦一些。

  建议4: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冷后更难消化。汤圆柔软,要吃得慢一点,避免烫伤,也要避免油脂过多难消化。吃元宵的时候要细细地嚼,以免胃里不舒服。

  五、无糖汤圆并非“无糖”

  很多糖尿病人对无糖汤圆感兴趣,觉得没有糖就可以放心吃了。其实,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低血糖反应。因为汤圆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甚至比蜂蜜还要快,与白糖相差无几。哪怕没有加糖,吃它也一样不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人要十分小心。而且,里面没有糖不等于少放油,那么多的饱和脂肪酸,甚至还有反式脂肪酸,也不利于控制血脂。

  建议5:如果担心其中的糖和油,只要少吃就好了,不要迷信什么无糖产品。在美好的节日当中,吃两三个汤圆意思一下即可。为了控制血糖和血脂,宜用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来配合它,比如豆类食物、蔬菜类食物、菌类和藻类食物,都是上好的选择。

  吃汤圆的时候,要减个炒菜,多选凉拌、清炖、清炒和蒸煮等烹调方法,尽量控制一天中的总脂肪数量。红烧肉、酥点、油炸食品之类油大的东西最好改日再吃。这样,节日美食和健康生活就可兼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