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或茶色),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除伴贫血外尚有脾肿大。
目录 1.溶血性黄疸的特点 2.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如何治疗 3.溶血性黄疸日常饮食保健 4.溶血性黄疸的诊断鉴别 5.溶血性黄疸好治吗
1溶血性黄疸的特点
首先确定是否有黄疸,皮肤黏膜发黄不一定有黄疸,可能为摄入大量胡萝卜素的食物或某种药物所致。皮肤黏膜不黄,不一定没有黄疸(隐形黄疸),此时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但L,肉眼不易察觉,也称亚临床黄疸。黄疸的有无决定于血清总胆红素的量,凡血清胆红素>17.1μmol/L,均认为有黄疸。
其次,明确何种类型的黄疸,黄疸的分类有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者有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尿胆原(+)、尿胆红素(-)、骨髓中红系增生明显等表现,据此做出诊断。
2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如何治疗
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宝宝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黄疸的病症称为新生儿黄疸,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 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表现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即出现,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的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对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早开奶防止孩子饥饿,对于新生儿吸吮力比较弱的,要把乳汁挤到杯子里面用滴管给孩子喂进去,慢慢刺激吸吮反射。另外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有些严重的黄疸可并发核黄疸引起永久性脑损害,造成智力及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孩子的生存质量。所以一旦发现宝宝黄疸有所加重就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病理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对于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那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1、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也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治疗方法是通过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西药以酶诱导素或糖皮质激素为主,中药治疗方法则主要以茵陈蒿汤为主。
2、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上升都可以进行光疗,尤其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适合使用光照疗法。
患儿暴露于波长440nm的光线下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如核黄疸已经发生则可使其恢复快一些。经这种光线照射后,胆红素被光氧化变成无色物质,从尿和胆汁排出体外。这种治疗简便易行,有一定疗效。一种简便的方法是将40W蓝色荧光管7支作为光源。将患儿置于保温箱中,除去衣服及尿布,用黑眼罩(纱布裹黑纸)遮盖双目。将光源置于离体表33~35cm处,每小时改变一次体位以增加光照面积。光照时间大多为24~48小时,最长可达96小时。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液体补给(以防脱水)和护肝治疗。经这种治疗,皮肤黄疸消退和血清胆红素下降均较快。
3、换血疗法
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换血输血。供血者须先作G6PD缺乏的过筛试验,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避免亲属供血。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
3溶血性黄疸日常饮食保健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1.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1、多喝蔬菜汁:
常喝甜菜汁(根部及顶部作成的)、胡萝卜汁(含B-胡萝卜素)、芦笋汁。将新鲜甘蓝及胡萝卜作成混合菜汁,效果极佳。葡萄汁、樱桃汁及所有深色的果汁,包括黑醋粟汁,都是非常好的营养果汁,新鲜的苹果汁也有益处。果汁在早晨饮用最佳,蔬菜汁则在下午饮用最佳。仅喝矿泉水或蒸馏水。
2、多吃洋葱和大蒜:
洋葱和蒜头是极佳的保健食品。每天吃十粒生的杏仁,它们含丰富的laetrile,还是一种抗瘤剂。可以多吃芽苗菜,比如萝卜苗,豆苗,最好是生吃,或只需用开水稍微烫一下即可。
3、多吃生萝卜:
许多人都知道,目前在医院里经常使用一种叫“干扰素”的药物。它是人体自身白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在体内具有抑制癌细胞快速分裂的作用。但是,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很少,所以科学家们研制出“干扰素诱生剂”一类药物,激发和诱导人体自身制造出更多的干扰素。
在日常的膳食中,也有一些能够诱生干扰素的食物,其中效果最佳的,要属白萝卜了。研究证明,从萝卜中可以分离出干扰素诱生剂的活性成分--双链核糖核酸,对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和宫颈癌的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活性成分不耐热,如果经过烹凋,在加热过程中则会破坏,所以生吃萝卜对防癌有益。
4、限制高脂肪饮食:
研究显示,与低脂饮食相比较,富含脂肪的饮食,大幅地增加结肠癌及乳癌的发生几率。高脂肪饮食是癌细胞的助长剂。
溶血性黄疸饮食禁忌:
1、猪油:
黄疸一般多见于肝胆疾病引起的胆红素阻塞不宜排出,猪油含有大量的脂肪,消化需要胆汁的乳化,加重肝胆的负担,容易加重黄疸的症状,不利于恢复。宜吃低脂的食物。
2、辣椒:
辣椒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缓激肽,组胺物质释放,可能会加重黄疸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清淡的食物。
3、白酒:
白酒还有大量的酒精,酒精可以刺激损伤肝脏细胞,加重胆红素代谢障碍,加重黄疸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不含酒精的饮料。
4溶血性黄疸的诊断鉴别
溶血性黄疸hemolyticJaundice是由多种原因使红细胞破坏增加,产生大量游离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而发生滞留性黄疸。因血清胆红素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又称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而结合胆红素一般不增高,如果结合胆红素增高并占总胆红素量的20%以上,考虑因溶血的原因使肝功能也受到了损害。溶血性黄疸是肝前性黄疸中最常见的疾病,占黄疸疾病3%~9.1%。
1、诊断 有以下临床特点可考虑溶血性黄疸: 1可有与溶血相关的病史,如输血、应用特殊药物、感染、蛇类咬伤、放射线照射、脾功能亢进及溶血家族史等相关病史。
2有以上临床表现。
3有骨髓增生活跃表现,如周围血出现网织红细胞增多、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活跃。
4血清总胆红素增高,除溶血危象外,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85.5μmo|/L5mg/dl,其中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占80%以上。
5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可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者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
6其他检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自身免疫性溶血时Coombs试验阳性。
2、鉴别诊断 1确定有无黄疸:黄疸识别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仔细观察巩膜,以区别真性和假性黄疸。老年人结膜下脂肪沉着,巩膜可出现不均匀黄染,但皮肤不黄染;过量进食胡萝卜素或服用药物,如米帕林阿的平等一般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结合血、尿胆红素等检查可助鉴别。
2黄疸的类型和病因
1病史对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①年龄,新生儿多为新生儿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及Criglar-Najjar综合征等,青少年易患肝炎,中年人易患肝硬化、肝癌;②性别,胆石症、胆汁性肝硬化多以女性为主,而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男性多见;③其他,如有肝炎接触史、输血史易联想到病毒性肝炎,疫水接触史易患钩端螺旋体病,进食未煮熟的钉螺者有血吸虫可能,服用有关药物如氯丙嗪、对乙酰氨基酚等有可能为药物性肝病。
2症状体征:黄疸的进程及程度,有无发热、腹痛、皮肤瘙痒、体重改变、尿粪颜色的改变等对诊断有鉴别意义。如发病急伴恶心、呕吐、乏力可能为急性肝炎;伴有发热、腹痛要想到胆石症的可能;伴皮肤瘙痒,白陶土粪便为淤胆性黄疸;伴消瘦或恶病质以癌症可能性为大等。
3检验诊断:通过血清胆红素、尿二胆等检查可帮助鉴别诊断黄疸的类型,而肝功能、血清清蛋白、酶学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损害或胆汁淤积性黄疸,详见本节检验诊断。
4特殊检查:B超可显示胆囊、胆道及肝内结石等情况;CT可以提示有无胆道梗阻及部位,对癌肿可做出判断;MRI特别是MRCP能清楚显示胰胆管的情况,可以了解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部位,有助于病因诊断;ERCP还能进行活检和治疗;其他如肝活检、腹腔镜及诊断性治疗等均可视病情需要用以助诊。
5溶血性黄疸好治吗
针对溶血性黄疸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溶血性黄疸为你解答如下: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2~3日出现黄疸,4~6日时最重。黄疸最初出现于面部,重者涉及躯干、四肢、巩膜。不伴其他症状,精神反应好,个别新生儿稍差,有轻微嗜睡。
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程度过重或每日胆红素上升过快。
[检查诊断]
有不顺产史,孕妇临产前有感染用药史、输血史、家族黄疸史等1种或几种致病因素。
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宝宝7日后,早产宝宝10日后皮肤黄染渐自行消退,但胆红素测定足月宝宝要12~14日,早产宝宝3~4周方可降至正常水平。
病理性黄疸。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宝宝于第2周末或早产宝宝第3~4周末仍有黄疸,或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出生7~10天后生理性黄疸应消退,如不消退,且胆红素>205毫摩尔/升时为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还应区分是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还是肝细胞性黄疸。
[治疗]
生理性黄疸因其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治疗。应注意保暖,提早喂奶,早排胎便可减轻黄疸的程度。早产儿黄疸较深时可给予光疗或其他退黄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苯巴比妥,口服,连服4日,或白蛋白静滴,或血浆静滴。具体用药须由医生确定。
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蓝光治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纸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120毫摩尔/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预防与调理]
孕妇注意孕期卫生,妊娠期间忌饮酒,少食辛辣食品,不滥用药物。
宝宝出生后,密切观察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颜色及吃奶、大便、精神等全身情况。发现相关症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