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痧(别名:烂喉痧, 疫疹)

丹痧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1-12天,病程一般为2-5天。

  (1)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吞咽时加剧。伴头痛,呕吐,厌食,烦躁不安等症。咽及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软腭充血,有细小红疹或出血点,称为粘膜内疹,每先于皮疹出现。颈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2)出疹期一般在起病12-24小时内出疹。皮疹从耳后、颈部、胸背迅速蔓延四肢,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晕,压之退色,其上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疏密不等,以颈部、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称线状疹。皮肤表面呈鸡皮样,皮疹有瘙痒感。面颊充血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称环口苍白圈。病初舌苔厚,3-4天后舌苔剥脱,舌红起刺,称杨梅舌。

  (3)恢复期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以后2-4天内依出疹次序消退。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疹退1―2周后开始成片状脱屑、脱皮,约2周脱尽,无色素沉着。

丹痧专家答疑

丹痧是什么病啊? 烂喉丹痧是什么原因 烂喉丹痧与麻疹如何鉴别 烂喉丹痧是什么意思 烂喉丹痧有什么症状 乳蛾丹痧什么意思 丹痧是什么病毒 烂喉丹痧吃什么中成药 丹痧是不是猩红热 什么叫烂喉丹痧

丹痧热门文章

丹痧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烂喉痧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丹痧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丹痧疾病的预防护理方法有哪些? 丹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