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出水是什么原因

2024-04-22 16:21:35

王海泉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也不再单纯为了治病而治病而是改变成了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而艾灸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养生方式,艾灸不仅可以用来排湿排寒还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或是达到减肥的目的,效果都非常不错,而且艾灸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的副作用,这点可以放心使用。

艾灸排湿的主要原理就在于艾绒点燃后会形成热能通过穴位的刺激后可以更好的渗入到皮肤中,而艾绒本身就具有排湿和养生保健的作用,通过这种操作从而起到排湿的效果,艾灸很多人选择在三伏天的时候做,效果更好,确实在夏天做艾灸的效果比较好一些,但也要避免吹空调而导致效果减慢或降低等情况。

艾灸排湿是很多人都承认的,但是在艾灸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在艾灸时可能身上湿气严重的人会有出水的情况,这都是由于体内的湿气过重而出现的表现,这时完全不需要担心,只要坚持艾灸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缓解这种出水的情况了,而且艾灸的表现不单纯会有出水的情况,还可能会有起水泡的问题或者会有出黄水的问题还有的人会在艾灸完了以后大量的出汗,这些都是艾灸的正常表现,不要太过于担心。

在艾灸过程中出水是因为体内的湿气过重而在艾灸时将湿气排出部分,这就会有出水的表现,这说明正在排湿,在做完艾灸后及时的将排出的水擦干并自然凉透以后再选择外出吹风,不要直接外出,避免着凉等情况,而且在艾灸后可以多喝热水帮助代谢,这样可以让身体恢复的更快一些。

做艾灸前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因为艾灸需要长期的坚持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要是单纯想要通过几次的艾灸就达到彻底排湿的效果是不太现实的,在做艾灸后应该坚持做一段时间,慢慢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恢复健康,不再疲累不堪也不再浑身酸痛,这都是坚持艾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