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症的预防保健和治疗

2014-05-11 12:04:40

刘静 二级心理咨询师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

洁癖症是可以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所以怀疑自己患有洁癖症或有洁癖症的亲们不要太过于担心,只要你能正视这一问题就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多出去走走,与人沟通,迟早会把洁癖症甩开,回归生活的正轨的。

预防保健

“洁癖”并不是讲卫生:

其实,卫生是为了健康,健康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谋求幸福生活,但不是为了不生病,也就是说,卫生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洁癖”的做法好像是很卫生,但却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紧张和痛苦,觉得活得特别累,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要花在洗手上,这样做值得吗?所以,“洁癖”的价值观念首先要调整,想想为什么活着。其次,越清洁就越不容易生病吗?人适度地接触病菌,反而会产生抵抗力。假如,有两个人去一个有病菌的场所,一个是“洁癖”,特别爱干净,一个不是“洁癖”,谁更容易感染病菌?是“洁癖”。因为后者身上的一些病菌使他体内产生抗体,会和外来病菌进行战斗,而“洁癖”没有任何防备,病菌可以长驱直入。进入成年以后,接触的社会面很广,如果还把自己搞的过分干净,反而容易生病。在心理咨询门诊,就有许多有“洁癖”的人同时还易患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就是因为太爱干净的缘故。

治疗方法

1.洁癖严重到强迫症的话,治疗多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

2.系统脱敏疗法:请患者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如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

3.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关键在于教育纠正。教育纠正从几个方面出发:

1)找出洁癖的原因,用科学知识消除误解。

2)让患者改变思维方式,有计划,先做主要事情。

3)对于孩子,应和家长配合。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不要对孩子的清洁状况过分苛求。让孩子学会控制行为。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4. 厌恶疗法:经常采用橡皮圈方法。即让患者在手腕上戴一橡皮圈,一旦他即将出现强迫动作或行为时,便让他用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数十乃至数百下,一直弹到强迫观念消失,有疼痛感为止,从而达到抑制强迫行为的目的。

5.  满灌疗法:让患者坐于房间内,请其好友或亲属当助手。患者全身放松,轻闭双眼,然后让助手在患者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在涂时,患者应尽量放松,而助手则尽力用言语形容手已很脏了。患者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睁开眼睛看到底有多脏为止。助手在涂液体时应随机使用透明液体和不透明液体,随机使用清水和其他液体。这样,当患者一睁开眼时,会出现手并不脏,起码没有想象的那么脏,这对患者的思想是一个冲击,说明“脏”往往更多来自于自己的意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当患者发现手确实很脏时,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候,治疗助手一定要禁止他洗手,这是治疗的关键。患者会感到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助手在一旁应积极给予鼓励。

洁癖症也是分等级的,如果你洁癖不算严重,就要进行预防不要使得洁癖愈演愈烈,最终变成洁癖症患者,如果已经患有洁癖症,就应当去相关的医院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