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14:44:09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损伤节段以下部位将会出现运动,感觉等多方面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治疗期间需要长期卧床,一些患者丧失排尿反射,需要进行导尿治疗,为了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可以选择间歇性留置尿管的方式进行导尿。
大多数早期脊髓损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休克,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排尿反射消失,因此是为了预防尿潴留,在治疗早起需要留置尿管,将导管长时间经尿道插入膀胱。虽然尿管在治疗期间需要经常替换,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长期卧床,机体免疫反应能下降,仍然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正因为如此,许多脊髓伤害患者担心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带来痛苦,对留置尿管有抵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倡使用间歇性导尿术,具体做法是在脊髓损伤患者想要排尿时置入非常薄的临时导管,导出尿液之后再将导管取出,无需长期留置。间歇性导尿的优点是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并且允许患者在没有膀胱出口阻塞的情况下主动排尿。
膀胱的定期扩张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早期恢复。在患者自发排尿之前,每4到6个小时导尿一次,当患者开始自发排尿或残余尿量逐渐下降时,可以每小时插管一次,然后每12小时插管一次,对膀胱进行定期扩张。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定期定量饮水,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排尿规律,这样就可以不用长期留置尿管。
由此可知,脊髓损伤患者在术后是可以不长期留置尿管的,采用间歇留置尿管的方式进行导尿,定期控制饮水量和尿量,调整膀胱周期性扩张,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而且间歇性导尿降低了尿路感染的风险,但是频繁的插入尿管容易造成尿路损伤,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