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6 16:39:22
老年人脑心综合症是因急性脑病主要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颅脑外伤累及下丘脑、脑干、自主神经中枢所引起类似的AMI、心内膜下出血、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统称。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就越来越多,患老年疾病的也越来越多。这种疾病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种疾病的症状吧。
1.中枢性心律失常
⑴必须在脑卒中时发生。而心瓣膜和心肌无器质性病史,且在CVD发生前亦无心律失常。
⑵此外尚需和CVD急性期继发的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脏病及ECG异常相区别。
⑶后者在上述各点得到纠正后心脏疾病可恢复正常。
2.心律失常的种类
⑴经ECG监护及Holter ECG检查特别在SAH后48h Htolter ECG观察发生心律失常者占91%,其中危及生命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颤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其中Q-T间期延长综合征极为重要,正常时为0.4~0.43s;国外文献报道在致命性扭转型室速(Tdp)时Q-T的延长是发生Tdp最大的危险因素,故ECG监测对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⑶需要除外低钾、钙、镁而继发者,但常为诱因,纠正后即可消失。
3.ECG异常的出现与持续时间
⑴ECG异常出现的时间为发病后12h到2天者占80%~90%,以后为急性期的波形异常,波形异常持续1~2周,长者可达4周。
⑵而心律失常则多半在2~7天内消失。急性期后仍有心律失常者则多数考虑为心源性引起。
4.ECG异常和病情程度的关系
⑴重症病例ECG异常者多,但ECG变化和病情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有的病例ECG改善但症状加重,下列情况要加以注意:
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过速、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异常Q波是预后不良因素;
②明显Q-T延长需要警惕Tdp的危险性;
③ST-T波的变化特别是ST段抬高则死亡者多;
④心动过速及P波增高多见于高热、脑室、脑干出血或中枢性肺水肿。
5.脑病灶部位和ECG异常的关系
⑴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二者间有一定关系,但资料较少:
①大脑半球卒中时室性、房性期前收缩及房颤较脑干卒中者多;
②左额叶血肿多伴发Q-T间期延长和T波异常;
③颞顶叶血肿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及室性期前收缩多见;
④丘脑及基底节出血窦性心动过缓更常见;
⑤脑干出血则多发生阵发性房颤或房性期前收缩;
⑥刺激大鼠左岛叶皮层咀侧致心动过速,刺激尾侧致心动过缓。延长刺激时间则可诱发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⑦行MCA阻塞(McAo)手术衰老鼠组61%死亡,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显著,Q-T间期延长最显著,是致死性心律的前奏;
⑧患颈动脉疾病病人中约40%存在无症状性冠心病,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故此类病人在急性CVD时更易致ECG异常。
以上就是这种疾病的一些症状的描述。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阅读后已经知道这种疾病有哪些症状了吧。那么,如果发现家里的老人有以上的症状的话,就赶紧就医吧,免得延误病情,给治疗带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