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有哪些?

2013-05-03 20:02:55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所谓的硬脑膜外血肿,是指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这种病是由于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颅骨骨折或颅骨局部变形而造成血管损伤出血所导致的疾病。硬脑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为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之一,治疗效果与及时诊治密切相关。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预后多数良好,否则将导致脑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死亡率约为十分之一。所以广大朋友如果出现了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治。那么,引起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引起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有

一、病因:

外伤史:颅盖部,特别是颞部的直接暴力伤,局部有伤痕或头皮血肿,颅骨x线摄片发现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或后枕部受伤,有软组织肿胀、皮下淤血,颅骨x线撮片发现骨折线跨过横窦;皆应高度重视有硬脑膜外血肿可能。

二、发病机制:

形成机制: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出血。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在硬脑膜与颅骨分离过程中,可又撕破一些小血管,使血肿更加增大。由于颅盖部的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松,易于分离,颅底部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紧,所以硬脑膜外血肿一般多见于颅盖部。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所需的出血量,可因出血速度、代偿机能、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等而异,一般成人幕上达20ml以上,幕下达 10ml时,即有可能引起,绝大多数周急性型。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其主干或前支的出血速度快,可在6—12小时或更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少数由静脉窦或板障出血形成的血肿出现症状可较迟,可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型。血肿最常发生于颞区,多数为单个血肿,少数可为多个,位于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或位于小脑幕上下。

由于硬脑膜外血肿会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广大朋友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对自己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也别不以为意,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就近医院咨询医生,要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病魔,争取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