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脑膜炎检查

  真菌学检查

  (一)病原菌检查

  在各种标本中如能找到新生隐球菌,则对诊断有决定意义。

  1. 直接镜检:取脑脊液标本少许置玻片上,加一滴墨汁混匀后,加盖玻片。一般新生隐球菌在镜下即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层厚壁孢子,外有一层宽阔荚膜,边缘清楚完整,菌体内可见单个出芽;若为新生隐球菌上海变种,则菌体呈棒形、针形、梭形、瓢形、圆球形及出芽现象。如脑脊液直接制片未发现菌体,可离心沉淀 (3000 r/min, 10 min)后重复检查。

  2. 菌体计数:脑脊液菌体计数是判断预后及疗效的重要指标。

  染液配制:黑色墨水8 ml,甘油2 ml,蒸馏水2 ml,混合摇匀,密封保存备用。

  操作方法:将脑脊液标本摇匀,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置于小试管中,另加进等量的染液,混匀。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低倍镜下观察。按白细胞计数法,将两个计数板四角的4个大方格及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格)中的菌数相加,再乘以2,即为每立方毫米脑脊液内的隐球菌数。

  3. 培养:培养基内可加氯霉素,但不可加放线菌酮,因后者抑制本菌生长。取各种标本同时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斜面培养基上,置28~37℃孵育2~4 d开始生长。若不生长,可将培养管适当振荡,便标本与培养基充分接触再进行培养,少数病例的标本在2~3周内生长。

  (二) 脑脊液常规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脑脊液压力增高,一般为1.96~4.9 kPa以上。外观正常或微混,亦可为乳白、淡黄或红色。白细胞数增多,大都在3×108/L以内,少数达2×109/L以上,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达88%~90%。糖和氯化物在早期变化不明显,中后期可明显减少,特别是糖含量可显著降低,甚至为零。蛋白含量在病程中后期增高。

  (三) 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计数轻度或中度增高,大部分病例在(1~2)×1010/L之间,少数可达2×1010/L以上。部分患者血沉可加快。中后期可出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减少。

  (四) 抗原检查

  胶乳凝集试验检测脑脊液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实验室方法。它以胶乳颗粒为载体,表面联接有抗新生隐球菌抗体,形成致敏胶乳悬液,当与患者脑脊液标本作用时,如标本中含有一定量的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则可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颗粒。

  (五) 抗体检测

  检测脑脊液抗新生隐球菌抗体有助于诊断或病情变化判断,抗体滴度升高表明病情好转。检测方法有凝集反应,间接萤光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以及酶免疫方法,但阳性率不高。

隐球菌脑膜炎专家答疑

HIV引发的隐球菌脑膜炎 乙肝会患隐球菌脑膜炎吗 隐球菌脑膜炎脑干有肉芽 病人因隐球菌脑膜炎住院,现腹泻...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脑膜炎维持治疗方法 红斑狼疮和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系 艾滋病隐球菌脑膜炎怎么治 艾滋病加隐球菌脑膜炎怎么预防 艾滋病隐球菌脑膜炎怕感冒吗

隐球菌脑膜炎相关视频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隐球菌脑膜炎怎么治疗 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隐球菌脑膜炎治疗费用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隐球菌脑膜炎热门文章

隐球菌脑膜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隐球菌脑膜炎引发的并发症有哪些? 隐球菌脑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隐球菌脑膜炎有哪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