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吗

2022-03-16 13:33:39

张楠 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等部位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与环境、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会出现腹泻、腹痛、血便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那么,炎症性肠病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吗?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炎症性肠病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等,还有可能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当出现消化性溃疡时,会侵犯到血管,导致大出血。炎症本身也会诱发消化道的出血异常,严重者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那么,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1、一般治疗:患者要保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对于腹痛、腹泻,可以使用抗胆碱药或止泻药;对于贫血,可以补充铁剂,严重时进行输血治疗;对于感染,可以通过静脉补充抗生素。

2、药物治疗:在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轻中度患者可以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控制病变;对于疾病活动期的中重度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病情的活动;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或者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的疾病活动期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的反复发作。

3、内镜治疗:对于克罗恩病出现纤维性狭窄的情况,可以通过内镜下切开或扩张,减少治疗中出现穿孔、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状。

4、手术治疗:患者如果出现大出血、肠道穿孔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一般采用的是回肠袋-肛门吻合术;对于克罗恩病,主要以切除病变肠道为主。

总之,炎症性肠病会导致消化道出血。除此之外,治疗炎症性肠病主要有以上提到的几种方法。建议患者出现该疾病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促进肠道黏膜的愈合,同时谨遵医嘱,规范用药,防止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以及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