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肿瘤脑转移能活多久 如何诊断出肿瘤脑转移

2018-11-15网友分享

一、肿瘤脑转移能活多久

  当病人确诊为脑转移瘤时,“还能活多久?”是医患和社会都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病人个体的多样性和临床因素的复杂性,精确预测病人的生存时间非常困难。

  美国匹兹堡大学神经外科的Kondziolka D等研究人员调查了2009年至2011年间150例33岁至84岁的脑转移瘤病人,其中来源于非小细胞肺癌65例,小细胞肺癌16例,乳腺癌30例,黑色素瘤21例,肾癌8例,其他癌症10例。平均转移瘤数5个(1~40);单发转移灶者38例,多发者112例。平均KPS评分90(40~100)。RPA评分1级者23例,2级者122例,3级者5例。

  由18名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包括6名神经外科医生、7名放射肿瘤科医生、5名肿瘤内科或神经肿瘤科医生,采集相关数据、制定分级和指南,评估病人的生存期。其中,仅有1名医生观察和治疗过所有病人。

  该研究预测整体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9.7个月,而实际中位生存时间为10.25个月。不同专科医生的预测结果,神经外科医生预测为11.8个月,放射肿瘤科医生预测为11.0个月,肿瘤内科医生预测为7.2个月。对于生存1年以内的脑转移瘤病人,肿瘤内科医生的预测较为准确,而神经外科和放射肿瘤科的预测过于乐观。1名全程治疗所有病人的神经外科医生与专家总体所得出的生存期预测值差异显著,专家总体预测结果较为乐观,却离实际值相差更大。

  按肿瘤的病理类型来看,来源于乳腺癌病人的实际生存期22.5个月,而预测值为12.9个月;来源于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实际生存期10.3个月,预测值为9.3个月;来源于黑色素瘤病人实际生存期9.75个月,预测值9.0个月。三者的实际生存期与预测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对几个主要来源的脑转移瘤病人生存期的预测精确度而言,生存期比较短的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病人的预测精确度相对可靠;而生存期较长的病人,预测可靠性较差。作者认为很难准确估计生存期超过14个月病人的真正预后。

  进一步把病人分为各亚组,比较预期生存期与实际生存期。65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17%超过其预测生存期18个月以上; KPS评分小于100的患者,31%超过预测生存期18个月以上;122例RPA评分2级病人,38%实际生存超过预测期12个月以上,20%超过18个月以上;RPA 评分1级病人预测生存期16.7个月,实际生存期22.5个月,差异无显著性;RPA评分2级病人预测生存期11.2个月,实际生存期10个月,差异无显著性;RPA评分3级病人预测生存期6.2个月,而实际生存期仅2个月,差异有显著性。

  最后,作者还是认为由于脑部和全身对肿瘤治疗的反应异常复杂,哪怕是非常有经验的医学专家,仅凭目前的人群数据研究很难精确预测脑转移瘤个体病人的长期生存状况。

二、如何诊断出肿瘤脑转移

  血液检查:如发生脑转移,有约50%患者会发生血沉加快,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常增多,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减少。还有特异性的肿瘤相关指标检查提示肿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所以血液检查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CT扫描:不但可定位,还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及脑组织、脑室的改变。对于多发性肿瘤的发现更有意义。

  MRI:MRI是较CT更为重要的检查,可以增加病灶发现率,尤其是一些微小病灶。MRI、还能精确显示肿瘤和重要神经结构的关系,鉴别原发脑肿瘤和继发的转移瘤。一般需要做增强MRI,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

  PET-CT/PET-MRI:这是两项比较先进的检查手段,可以检查全身是否有肿瘤的发生,还可以了解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帮助医生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方案。特别是PET-MRI显影比PET-CT更清楚,而且射线照射量更小。

  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的肿瘤患者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脑转移。由于脑转移瘤很多来自肺部,应照胸部X线片或CT,如发现肿瘤,诊断一般可以确立。进一步确诊需作特殊检查。CT和MRI扫描对定位定性以及发现多发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三、肿瘤脑转移主要表现

  1、颅内压增高及一般表现

  脑转移瘤因生长快,周围脑组织水肿重,颅内高压出现较早而症状较为明显。脑转移瘤患者中有90%有头痛症状,70%会发生恶心呕吐,70%以上有视乳头水肿现象,30%~40%有眼底出血症状,20%会有视力减退的现象,约15%会有外展神经麻痹的症状,晚期约1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并可有脑疝症状,这类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可有明显消瘦。约20%脑转移患者有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发作。也可有精神症状,常见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脑膜转移时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局部症状少见。

  2、脑组织局部受损的表现

  脑转移瘤对脑的损害较重,且常有多发转移,局部症状显著,累及范围广。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40%以上患者会发生偏瘫,约15%的患者有偏侧感觉障碍,约10%患者发生失语,约5%患者发生偏盲。转移瘤位于小脑的患者发生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还可有后组颅神经症状,如吞咽困难、易呛咳等。

四、肿瘤脑转移介绍

  肿瘤脑转移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扩散转移至脑内,是全身癌症患者的主要病残及死亡原因之一,发病年龄高峰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恶性肿瘤、肉瘤及黑色素瘤均可转移至颅内。90%以上的颅内转移瘤为癌症转移。约有15%~30%的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产生症状并就诊,如小细胞肺癌患者如生存期超过两年,脑转移率达80%。还有报告称50%的癌症患者尸检可发现有颅内转移。容易发生脑转移的原发肿瘤有肺癌(40%~60%),以小细胞肺癌和腺癌为多,其次是乳腺癌(15%~25%)、消化道肿瘤、肾癌及黑色素瘤。其中一半脑转移瘤为多发颅内转移。

  恶性肿瘤转移至颅脑内有3种途径:①经血流;②经淋巴;③直接侵入。其中经血流为最多见的途径。转移途径和转移部位与原发瘤的部位、颅脑血液供应量和组织体积等有关。如肺癌、乳腺癌、皮肤癌等主要经血流转移,易在脑内形成多发转移癌。消化道癌较易经淋巴系统转移,而播散于脑膜。脑转移瘤患者的病情复杂,预后差,如果不进行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仅为1个月。

大家都在看
为什么大多手术先化疗再手术 手术前化疗的好处有哪些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加上手术,早期的癌症患者被治愈的可能性非常高。不过有些癌症患者在进行就医时,医生会建议他先化疗再手术,一些患者则是先手术之后再化疗。 恶性肿瘤,也就是人们通常谈之色变的癌症,是人类疾病中最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不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是有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得到治愈,这其中,化疗功不可没。化疗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加上手术,早期的癌症患者被治愈的可能性非常高。不过有些癌症患者在进行就医时会比较困惑:为什么医生会建议他先化疗再手术?那么什么情况先化疗再手术更好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化疗病人煲什么汤好 化疗后的饮食注意哪些问题

癌症是所有人恐惧的疾病,一般听到自己得了癌症,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全部都没有意义了,其实这样更会加重病情的恶化,如果有一个积极治疗的心态,癌症也是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是比较痛苦的,这个时期应该喝什么汤好呢?

胰腺癌病人临死前的症状有哪些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那么胰腺癌病人临死前的症状有哪些?请看下文。

部分抗癌药降价七成寻常老百姓依然用不起,抗癌药为什么那么贵?

医药行业出个大新闻一般都是什么检测仪器,或者什么抗癌药物新上市了,或者抗癌药降价了,这些消息跟我们寻常百姓关系大吗?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