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是扔还是吃?医生:这2种食物比隔夜菜危害大,为何不重视

2019-10-18网友分享

生活的忙碌和焦灼可能会让我们忽略了周围的很多东西,比如健康,又或者是我们最常见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物。

“病从口入”是老人家最常告诫我们的话,因此我们也会习惯性地不食用对人体有毒有害的食物或者是生食。

但大家关心食物好坏的同时,却因为惜食或者节约,不舍得扔掉放置很久的食物,而这些不新鲜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是否存在不利,对于不是专家的老百姓而言,无人知晓。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开始流传“隔夜菜致癌”,这种传染家喻户晓之后,让不少勤俭持家的人硬是撑着肚子吃下一天最后的晚餐。

隔夜菜真的会致癌?

这种说辞的主要根据是食物中的“亚硝酸盐”。

我们经常吃的水果、蔬菜、海鲜、鱼肉等食物本身就含有亚硝酸盐,而炒熟的这些蔬菜,因为放置时间长会导致亚硝酸盐增加。

而亚硝酸盐又是明文规定的二类致癌物。

所以,不少人们这样推理“隔夜菜致癌”貌似合乎逻辑。

但是,“致癌物”不等同于“一定会患癌”。

医学上讲: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有数据表明,一个成年人一次性摄入0.5g亚硝酸盐,会引发中毒,但摄入3g亚硝酸盐,则毒性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人类死亡。

而相比较,新鲜的果蔬、肉类也不过含有3~4mg的亚硝酸盐,就算炒熟,隔夜后,内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低于致死剂量。

这也就是说,不管是隔夜菜,还是上午的剩菜下午吃,总之,剩菜没有变质,对人体的危害谈不上致病!

当然了,小康医生并不是提倡大家吃剩菜,毕竟剩菜的营养价值低,而且再次加热口感、色泽也会变差。


所以,合理的饮食就是心里有杆秤,吃多少做多少!

相对比隔夜菜,这两种食物才应该敬而远之!

一、霉变的食物

食物变质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很久未动的面包、或者很久没吃的水果,已经发霉变质的豆类。

这些食物如果已出现霉斑一定要尽早扔掉,因为里面含有的黄曲霉素B1。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有较强的毒性,主要损伤肝脏,小剂量长久服用,会造成肝脏慢性病,甚至导致细胞癌变。

有人可能会一味追求“节俭”,理所当然的想到,把发霉的部分去掉,然后食用看似未变质的部分。

其实这种做法万万不可取。

食物里出现霉斑已经是一大警告,说明已经过了最佳食用时间,必须要扔掉了。

对于看似没有变质的部分,只是我们人类的肉眼看不到细菌的存在,所以,发霉的水果,蔬菜等食物都应该扔掉。

二、已经烤糊的食物

烤糊的食物也进入了“不宜食用”食物的行列之一,主要还是因为里面含有一种叫“苯并芘”的物质,这是致癌物的一种。

而苯并芘除了存在于烟雾、废气中,如果是在烤焦的食物中,它的成分含量会比普通食物多10~20倍。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致癌物质并非吃了就得癌,只是长期食用,患癌症的概率会偏高。

熏鱼、熏肉、油炸的食物中含有的“苯并芘”比普通食物要多的多,但如果长期食用这种不健康的食物,不仅容易罹患癌症,感染致病菌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出于自身的身体健康考虑,建议还是少吃为妙。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关于食物因为常见,所以总被忽视,而食物确实构成人体健康的最基本、最必要的东西。

所以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该扔的食物就应该尽早扔掉,无论是舍不得金钱或者舍不得食物本身,都应该以身体健康为标准。

“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行为不可取,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赚更多的钱,不是吗?



上一篇:少喝酒,等于攒寿命?喝酒后若还

下一篇:血糖过高或过低都易伤身,想要稳
大家都在看
痛风不是突然发生的,若被3种症状缠身,4种食物少吃为妙!

古人把痛风称为“白虎历节”,意思是痛风产生时,感觉有100只老虎在咬你的关节。对于没有经历过痛风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个比方过于夸大,可只有当你患有痛风时,才能知道痛风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不是突然发生的,很

猝死靠近并非毫无征兆,身体发出的5个信号,别放过,及时抓住

从医学的角度分析,猝死是指外表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而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最近几年,猝死两个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究其原因,除了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之外,很多人往往忽略了猝死之前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事实证明

大脑有4怕,这些行为会损伤脑血管,再不改,脑梗可能不请自来

脑梗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一旦发作,可轻易夺走患者的生命,即使有幸抢救回生命,也多多少少会留下诸如瘫痪、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有调查表明,脑梗近几年发病年龄越来

春节聚餐,癌症患者又该如何吃?医生支招:注意5个细节很重要

随着冬季的到来,离第二年的春天也就不远了。而在冬春交际最重要的节日想必就是春节了,很多家庭在春节时都会准备大量的美食,以犒劳辛苦了一年的家人。对于患上癌症的人来说可一定不能放纵口腹之欲,很可能因不节制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